轻轻抽动马鞭,老马拉着一车茅草。吹拂着春风朝远方而去,一路上只有清脆的马鞭声响起。
紫府帝宫之中,李羲神与帝合。原本高居帝座的昊天帝君,缓缓睁开双眼。
伸手一招,东升道人所传的道书浮现在手。
选中其中的杂卷,李羲细细翻阅起来。
“盖所谓当今之世,所修清净仙道者。”
“不过四境也,乃筑基,金丹,元神,仙道四境。”
“但因各家修行理念出入,又划分十二品也。”
“所谓筑基三境,细分为炼精,胎息,筑基三品。”
“炼精者,统纳地灵之气。以化精元,孕精补气,滋养百脉。”
“胎息者,百脉通采诸天灵机,灵机种于丹田之中,以神温养。此品者,法力渐生。精元滋养,可延寿一甲。”
“筑基者,灵机成熟,化作胎衣。神魂孕育其中,采五气供养,如此,可另延寿一甲。”
翻阅手中道书,李羲感受自身与书中一一对照。发现有诸多出入,甚至不同。
当初的《东升道人服食养气法》对李羲已经无用,甚至颇为鸡肋。
当日五神归一,元神化作昊天帝君,手托太阳烘炉自炎阳中诞生。一篇道经伴随着昊天诞生,映入李羲心中。
“夫谓修道,不外乎阴阳之别,仙凡之分。”
“五气五神,降化为阴,此为阴神也。”
“五神归一,阴极阳生,五神合而阳神诞也。”
“阳神登天成道,有三路。”
“一为神仙,二为地仙,三为天仙。”
“此三路中,天仙最尊最贵,地仙次之,神仙居末。”
“神仙者,授天箓,尊天法,随侍上帝。”
“地仙者,驻世间,辟洞天,身与地合。”
“天仙者,仙之尊,道之贵,无拘无束。”
“世人苦修善功,常行善果。”
“所谓善功道果,承负于心。”
翻阅手中道书杂卷,与那篇道经记载。李羲发现自己走的并非是所谓的四境十二品,而是前古的仙法。
按照道书记载,如今自己五神归一。元神法相自烈阳诞生,化作昊天帝君,长居帝宫。
看来老师早就算到此处,故而才有许天师赠送天箓功。
“不过,我曾翻阅道经时。曾翻阅到一篇宋人著作,谓之《太上感应篇》。”
“此书中云: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天仙者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