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也知道尺度方面比较大,我这边也不好办啊。”
张南先是逆着江文的愿景,然后又转折道:“不过也不是一点也不能办,得换个形式。”
本来听张南口吻里有拒绝的意思,江文颇为失望,突然又听到张南话锋一转,江文连忙追问道:“您说换个什么形式?”
看江文入套了,张南缓了一下开口道:“直接走出版的路子,卖碟片。”
江文闻言一愣,话都有些结巴了,“不……不上映的话,没有票房怎么回本?”
“老江,你别怪我话说的不好听、太直,文艺片本来票房就一般,你拍的文艺片,艺术造诣肯定是到位的,但在观众看来,就有些太云里雾里了,哪怕是能上映,伱觉得会有多少票房?能回本吗?”
张南的反问很扎心,却让江文也无力反驳。
因为事实摆在那里,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
他拍的电影就没有票房回本的。
或者说的更赤果一些。
有些时候上映了的电影,比没上映的电影,还要亏的更多。
例子就是【鬼子来了】哪怕被禁了,连电影院都没去,一点票房没拿。
却比没被禁的【阳关灿烂的日子】比起来,赚的要多。
或者说的更准确点,是亏的更少。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电影如果没上映,那顶多是投资方亏了个投资钱而已。
但电影要是上映了,却是发行方和院线方也要亏钱。
因为发行和搁电影院上映,都是要花钱搞宣传的。
尤其是电影搁电影院里上映。
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一个U盘或者用网络传数据,就行了的。
这个时候电影院,还是处在胶片时代,一套用于电影搁电影院里放映的胶片拷贝的成本,都得有个万把块。
可江文的电影从上映到下画,单馆能不能有个一万块的总票房,都还是个问题。
“可是,拿不了龙标,这走出版的路子,就好走吗?”江文还想要挣扎一下。
张南摆了摆手道:“老江,这个你放心,目前内地在电影龙标方面的管辖比较严,但是在影像制品方面,却是很宽松的,你拍的这种电影,搁里面都属于小儿科的存在。”
张南这话是一点没有骗江文。
内地的影像制品方面的管控,这个时候的确是很宽松。
这么讲吧,你只要不学着霓虹那边的爱情片,主打棍子跟海鲜的贴身交流,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一番说辞之后,江文被张南对付走了。
张南看的出来,江文这一趟来找他,本来对电影的过审,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不过是想着碰碰运气,主要目的还是打着多跟他套套交情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