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奥伦堡的安乐窝毫不犹豫挣脱出来,到了此时,他的麾下已经有了一万余骑!
虽然俄国人已经知会了他,但草原上的事谁也说不清楚,假途伐虢的典故也有草原版,或许还更多。
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征招部族骑兵作战实际上几乎是零代价,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就不再征用牧户赶着大批的牛羊随军了。
他们不是携带干粮,便是随处就粮,之前的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就不是这样,故此它们都消失了。
就算是拥有常备军的负担也不大,牧户每年需要向他们供养牛羊干草,常备军只要抽出一部分人准时喂养就行了。
草原上的人由于都是茕茕孑立,对于自身的安危非常敏感,依靠头人是自然的演化,故此,对于缴税都很勤快,除非税率实在太高。
何况,他们缴税的周期与集会都相关,每逢商队抵达,就是一年之中最大的集会,他们会将牛羊马匹赶到集市,一部分用于缴税,一部分用于发卖,一举两得。
而收税的人也不会向汉人收税官那样有“踢斛淋尖”的可恶举动,只要数目对得上就行了。
一般来说,每家牧户都会蓄养一百头左右的牛羊马匹,其中羊只最多,约占七成,牛马骆驼占据剩下的三成。
而断事官责令百夫长上报牛羊数目时,一般会按照三十到五十的基数进行收取,这样的话他们上缴的数目就更少了。
牧户,最怕的是两件事。
一是大旱、大寒天气,这样的天气若是持续很长,牲畜将十不存一。
二是瘟疫。
至于战事,他们反倒不怕。
此时,天花已经蔓延到东欧草原,染上此疫而亡的人很多,头先喇什挑选出征希瓦的骑兵,除了看其骁勇如何,出过痘没有也在考察范围。
令哈木杨有些意外的是,乞塔德的手下几乎没有出过痘的,这让他有些担忧。
不过,他实际上有些多虑了,作为后世穿越而来之人,如此重大的事情岂会不考虑的。
乞塔德早就亲自动手利用奶牛的牛痘给所有的人进行了接种,虽然效果难料,但至少在最近三年,特鲁琴的人几乎没有出过天花的。
这也是特鲁琴的秘密之一。
努尔阿里汗在库利萨雷仿照俄国人的样式修建了一座木城,眼下他正带着大批的骑兵围绕在木城周围。
乞塔德原本是想将哈木杨推出去的,转念一想,这一次是自己首次带兵远征,正是要扬名立万的时候,何况自己那五千骑兵的装束迥异于普通蒙古部族骑兵,已经将努尔阿里汗惊到了,此时不上前寒暄一番更待何时?
又想到后来的渥巴锡东归时,在小玉兹很是吃了亏,部民至少损失了一成左右,会见努尔阿里汗的心思就更浓厚了。
努尔阿里汗,四十上下,虽然长期在奥伦堡养尊处优,却没有像和硕特部的扎木杨那样养成一个胖子,依旧威武健硕,双目也是炯炯有神,难怪能将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大量杀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