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役结束后,乞塔德立即让奥尔格勒、铁木尔兰出面,让游牧于哈扎拉山两侧,以巴米扬为中心的哈扎拉人全体皈依喇嘛教。
不过,皈依的事不是乞塔德说了算,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主持才行,放眼这世上,舍强白嘉措其谁?
决定成立哈扎拉汗国后,乞塔德让舍棱向阿富汗地区迁入了两万户土尔扈特、准噶尔移民,他们都是牧户,分别进驻阿富汗北部、中部、南部。
其中北面为马扎里沙里夫为中心,以奥尔格勒为万夫长。
中部以喀布尔为中心,涵盖巴米扬、加兹尼,舍棱兼任万夫长。
南部以坎大哈为中心,铁木尔兰为万夫长,两万户准噶尔、土尔扈特牧户,七万户哈扎拉牧户,分别迁入上述三个地区,每地三万户。
虽然时下特鲁琴控制区依旧以普什图人为主,但那有了这九万户信仰喇嘛教的牧户大量迁入,乞塔德认为肯定要比成吉思汗采取的措施更为妥当。
成吉思汗时期,虽然对阿富汗采取了大规模屠城等残酷措施,但那还是冷兵器时代,后世的苏联、美国人在密集火力的加持下没有做到的事他也不可能做到。
维持稳定的唯一办法就是移民,舍此别无他法。
为包括奥尔格勒、铁木尔兰在内的原千夫长、百夫长后裔灌顶后,强白嘉措走到了舍棱面前,除了给他灌顶,还给他进行了册封——没有办法,既然你想施行卫拉特法典,就必须接受活佛的安排。
噶尔丹之所以一度崛起,还不是头上有“大班第达”的加持?
大礼至此落成。
有着九万户喇嘛教徒作为班底,加上北侧有布哈拉总督辖区、西南侧有西印度总督辖区,虽然这里还有近二十万户普什图人,但在可见的将来特鲁琴人控制的阿富汗地区肯定会稳定下来了。
礼成后,特鲁琴在阿富汗的驻军会减少到四个师,马扎里沙里夫、坎大哈各一个师,喀布尔两个师,这里尚不能自给自足,还有不少官员、工程师,全部由帝国供给压力实在太大。
此时,舍棱已经将巴米扬到喀布尔的道路修通了,巴米扬城又太过简陋,众人便乘上四轮马车去往喀布尔。
花了一日功夫马车才赶到喀布尔,这里原本就被杜兰尼王朝的第二任沙阿、杜兰尼长子铁木耳(本书帖木儿实在太多,改用此名)花费五年时间,动用十万劳力重建过,倒是不用特鲁琴再花费功夫。
晚宴上,舍棱、强白嘉措、福康安等人自然一阵虚与委蛇不提,到了晚上,舍棱赶紧拜见了阿史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