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帝国最大的造船厂都在黑海沿岸,能够建造铁甲船的则是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
这是因为里海、亚速海沿岸并没有大型煤钢复合体,大型军舰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只能设置在距离这些地方较近的地方,而沉重的钢板的运输以帝国时下的条件也只能通过船只来运输。
于是,临近卡夫巴斯、扎波罗热两大煤钢复合体,又有第聂伯河航运之便的黑海沿岸深水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特别是后来兴建的煤钢复合体扎波罗热由于紧贴着铁矿、煤矿、锰矿产地,又是第聂伯河港口城市,已经超过卡夫巴斯成了帝国最大的煤钢复合体。
毕竟,卡夫巴斯虽然也有河运之便,但需要通过第聂伯河的支流以及运河才能通航,若是遇到枯水季节,运力就会大打折扣。
鉴于此,帝国有计划将卡夫巴斯的煤钢复合体变成民用钢的基地,而会在扎波罗热的上游,后世第聂伯罗兴建第二座主要用于军工的大型煤钢复合体。
与扎波罗热比较起来,第聂伯罗距离铁矿、煤矿产地更近,只是距离锰矿产地(尼科波尔)稍远一些,由于可以通过第聂伯河的航运,这一点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
以前,帝国打造一支铁甲舰队的时间大约是三年,如今已经打造了四支舰队,不过第一舰队、第二舰队都是铁壳舰队,真正的纯钢战舰只有第三舰队、第四舰队。
帝国疆域极为广阔,又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需要遮护,四支舰队眼下已经有些不敷用了。
时下,第一铁壳舰队驻扎在远东总督辖区的头顿港,第二铁壳舰队驻扎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第三舰队驻扎在博格达,第四舰队则在葡萄牙,偌大的黑海沿岸并没有一支铁甲舰队来遮护实属说不过去。
距离第四舰队的服役已经过去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尔三大船厂也没有闲着,他们在联手打造第五舰队。
1783年三月份,正是第五舰队联合首次试航的时间,乞塔德也赶到了黑海舰队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以往的四支铁甲舰队都是两艘赛音号,四艘腾吉斯,四艘主力舰巴图鲁,一艘旗舰博格达,这一次就如同整编师一样大大加强了。
具体来说,用于小型战斗以及往来通报的赛音号依旧保持在两艘,由于电报机的出现,实际上特鲁琴人并不需要大量的通报船了,之所以依旧存在,那是因为赛音号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注定了他是一艘速度极快的船只。
这样的船只依旧有用。
在踏入了无线通讯的门槛后,特鲁琴帝国将军用无线对讲机发明出来便只是时间问题了,时下已经列入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核心课题之一,第一台样机已经面世,估计再等个三五年就能出产了。
有了对讲机,赛音号的通报作用将会进一步削弱,不过他的吃水只有两米,加上首层甲板的两门旋转火炮,依旧能大派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