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乌里雅苏台(下)(1 / 2)

城外,今年三十五岁的和珅摸着被马匹磨得生疼的屁股和大腿内侧,心里一个劲儿的在骂娘。

不过在看了看跟在他身边年近六十的察哈尔都统保泰后勉强平静了一些。

“这几日没日没夜地奔驰,老子都快散架了,亏得保泰这把老骨头还挺得住,若是露出哪怕一丁点怯意,肯定被保泰这厮看遍了,这是我第一次主持大局,千万不可在他面前失态”

而一旁的保泰却在想着:“时下我国名将颇多,最有名的,还是贵族子弟的,老的有阿桂,小的有福康安,面临如此大战,皇上不派这两人前来主持大局,反而将一个从未带过兵的宠臣派了过来,看来是准备以和谈为主,打仗为辅了”

“也罢,能够和谈更好,时下各地的白莲教余孽又起了,国家内忧外患,若是在喀尔喀再次大败亏输,帝国就岌岌可危了,能缓几年便缓几年吧”

霎时,拉旺等人就策马赶到了。

......

将军府,和珅坐到了上位。

车登扎布预料的没错,身为察哈尔都统的保泰麾下只有五千骑兵,能够第一时间过来的只有三千骑,都被他带来了。

与明显强忍着疼痛正襟危坐的和珅相比,保泰倒是神情如常,看来他这个察哈尔都统并非浪得虚名。

“诸位”

虽然从未带过兵打过仗,但作为御前大臣,和珅显示了他过人的养气功夫,声音也很安定祥和。

“喀尔喀的事情皇上已经全部知悉,并让我带来了处置该事的圣旨......”

众人赶紧跪了下来。

和珅从随从手里拿过圣旨念了一通,不过诸人从里面并未听到任何有关喀尔喀事务的具体处理方案,只有一句“喀尔喀事务由钦差大臣和珅全权定夺”。

当在随从的搀扶下忍着疼痛勉强在椅子上坐好后,和珅又挤出了一丝笑容。

“本大臣知道诸位的担忧,不过喀尔喀的事并不完全是兵事能够决定的”

“来之前,俄国驻我国大使彼得罗夫与我国已经达成了新的边界协议,博加尔湖以南之地重新划到了我国!”

此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所谓博加尔湖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了,其以南的地方就是布里亚特蒙古人所在了,与清廷不同,俄国人对他们的宗教并无太大的干涉,导致其人口在最近五十年发展的很快,按照清廷的估计,至少有四万帐二十万丁口了。

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在尼布楚条约中就暴露无遗了,没想到竟然一下将大块土地让了出来!

不过作为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拉旺却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看来我所料的完全没错,朝廷是准备让布里亚特人、俄国人介入这桩事务了,俄国人占据布里亚特地后将那里的贵族屠灭的一干二净”

“眼下的所谓首领巴拉丹原本是一个曾经跟着哥萨克开拓远东的马贼,立下一些功劳后被沙皇封为布里亚特汗,他早就加入了东正教,与喀尔喀的蒙古人完全不是一路人,就算将博加尔湖以南之地划回了大清,他也不会完全听朝廷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