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察哈尔都统(1 / 2)

星夜。

一支骑兵奔行在扎布汗河北岸。

为首一位浑身金色布面甲,显见得是一位满洲正黄旗大将,正是察哈尔都统保泰!

保泰也是宗室子弟,不过并不是努尔哈赤一脉,而是其幼弟巴牙喇之后,五十岁的时候当上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五年后就高居察哈尔都统之位。

要知道,察哈尔都统名义上只管辖锡林郭勒盟、察哈尔两地,实际上因为其位居喀尔喀、鄂尔多斯、东蒙、京师之间,位置异常重要,实际上起到了遥控所有蒙古部落并从北面拱卫都城的作用。

其它的驻防将军军衔上挂的多半是副都统,只有察哈尔将军挂的是都统职衔!

和珅虽然名义上是大军的统领,但晓畅军事的乾隆帝显然知道将军队全部交给他是不行的,拉旺也没有指挥过大战,故此,当和珅在科布多与特鲁琴人谈判时,乌里雅苏台真正的统兵大将不是拉旺,而是他!

与其他的宗室子弟不同,保泰从小就在军旅打滚,又长期在青海、西藏、西域历练,称得上戎马一生,虽然战绩并不显赫,但在宗室子弟里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

得到额尔德尼的禀报后,在拉旺的人仍在犹豫时,保泰二话没说就将自己的三千察哈尔精骑以及两千乌里雅苏台满蒙八旗全部带走了,并下令拉旺带着剩余人马尽快跟上。

此时,又出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挨着三音诺颜部的土谢图汗部八旗兵终于抵达了乌里雅苏台,人数也是五千,这样一来拉旺手下还有温都尔汗的一千五百八旗兵以及三音诺颜部、土谢图汗部的一万精骑。

与当地的蒙古八旗相比,察哈尔都统麾下的八旗兵、温都尔汗参赞大臣麾下的八旗兵的主要将领都是在京城担任过侍卫的,兵丁也是从三大营里抽调的,训练、装备、战力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从察哈尔前往乌里雅苏台时,年近六十的保泰并无特别的感觉,但和珅却是叫苦连天,若不是保泰在一侧,估计他还要多花费十日功夫才能抵达。

但这种行军对于保泰来说却是稀松平常,以前,得到青海地区又有叛乱的迹象时,作为拉萨参赞大臣的他带着一千八旗兵在青藏高原上连续奔行了十日就抵达了青海湖,而此时兰州的驻防八旗兵还在湟水谷地!

他显然有昔日固始汗翻越昆仑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直抵拉萨的风采,当然了,此时除了他,福康安的兵马自然也有这个能耐,否则不可能在翻越喜马拉雅山的情形下还能大败以剽悍着称的廓尔喀人。

要知道,若不是有福康安的介入,廓尔喀人除了能够拿下不丹、锡金,还有击败莫卧儿末代王朝的实力,战力还在一度称霸印度河流域的锡克教徒之上!

满清的八旗兵,以喀什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麾下的最为精锐,没有之一,还在京师三大营之上。

保泰心里清楚,乞塔德的五王子出现在札萨克图汗部,显然就是奔着迟迟没有动静的汗部骑兵去的,布尼拉特的犹豫给了他们这个机会,一旦整个札萨克图汗部倒向特鲁琴帝国,那么乌里雅苏台就大事去矣。

故此,就在拉旺准备以亲王、固伦额驸、将军的名义开会时,他却没有理会,不但没有理会,还将拉旺手下的两千满蒙八旗调走了。

他的手上还有乾隆帝的密诏,此诏一出现,他就是真正的钦差大臣,领兵大将军,何况他还兼着满洲正黄旗的都统!

保泰心急如焚,恨不得在特鲁琴大军抵达之前赶到巴彦,但他能够以高龄连夜奔驰,他手下的满蒙八旗精锐也能做到,但他们座下的战马却做不到——他这个察哈尔都统不可能将青海、西藏的战马弄到察哈尔来。

故此,他只能每奔行大约五十里就歇息一下,乌里雅苏台距离巴彦不到三百里,这样的话,他也需要一日一夜才能抵达巴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