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皇帝、领班大臣没有反对,众臣便知晓这两位的建议估计已经提前与他们沟通过了,某些素来以耿直着称的满汉官员便也打了退堂鼓。
阿桂点点头,“此事便由通州大营总管额勒登保负全责,户部协助办理,最迟五日,三日最好”
(京畿漕船属于户部管辖)
额勒登保、董诰赶紧出列应道:“遵命”
“慢!”
福康安突然越众而出,阿桂眉头一皱,“瑶林,有意见刚才为何不说?”
福康安说道:“阿大人,实在对不住了,不是在下不懂规矩,而是刚才突然想到了什么”
“说吧”
“是。微臣以为,在决断之前,我等是否对蛮贼的下一步行动做出判断再说?”
“那依你之见呢”
福康安今年三十多岁,长期的军旅生涯,特别是曾经翻越喜马拉雅山奇袭喀尔廓的人,并未在他脸上造成风霜之色,其依旧面容白皙,说话也是不卑不亢,弘历颇重形象,故此,像他这样的包括和珅(也是帅哥一枚)都深受宠信。
这些年来,福康安几乎参与了大清国的所有战事,且都是以少胜多,特别是奇袭喀尔廓更是被人传为美谈,当时他只带了两千索伦兵,索伦兵身体素质优异,能够翻越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险恶之地自然没人说什么。
但福康安作为一个富家公子却能做到就分外瞩目了,而且浩罕地、吉尔吉斯、大小金川、白莲教的战场都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他却毫发无损,这让弘历认为他就是天赐福将。
实际上,福康安显然是有着不亚于前朝名将的军事能力的,以前王玄策能够攻略印度,靠的不是自己的军事能力,而是嘴皮子,但福康安显然不是这样的,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皇上,三位阿哥,阿大人,微臣以为,我们必须判断蛮贼的意图是什么,表面上,他们在广州、长江口、东北之地、西域四处出动,但重点还是在这里”
“这一点恐怕大家都没意见,但是彼等出动时,很少有超过三个师的,这一次在天津一下出现了七万人,这就至少有四个师了,按照彼等惯例,出动时会让一个师镇守大营,那么他们能出动的也就三个师”
“三个师,骑兵也就三个旅,也就是一万五千人左右,而我三大营的骑兵加起来有三万!”
“加上京城里的一万精骑,这就是四万,对了,关外各盟的骑兵就不要指望了,蛮贼在喀尔喀、东北的布置显然就是为了牵制住关外各盟、东北三个将军辖地的人马”
“时下步兵统领衙门有五万人,其中常年在训练的有三万人,闲散在家的有两万人,加上内城上三旗的旗丁,共计有七万人,若是将三大营的精锐调回,那就是十六万人”
“十六万人,足以拱卫京城了吗?据我所知,京城外城方圆四十五里,若是将这十六万人全部放到城墙上,每里约莫三千人,看起来是够了,但依照蛮贼以往攻城的方式,他们不会像别人那样蚁附攻城”
“而是看准一段城墙对上面的士兵进行轰炸,然后将火力延伸到城墙内部,让援兵不得上去,之后则会大量登上城墙,由于其火力实在太密、太强,一旦让其占据一段城墙,则可从容往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