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风云激荡(上)(2 / 2)

“你管着陆军,是知道的,与国家成立之初相比,我军战士的战斗意志削弱了许多,主要是靠高出许多的新式武器才获得了一个有一个胜利”

“这样下去对我国军队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我在这件事上寻思良久,觉得在科技上太过先进也不是好事,能够拥有五到十年的代差就行了”

“在那种情形下,我国在武器上依然占优,但并不是压倒性的,战争态势虽然依旧偏向我们,但指挥员的能力、士兵的单兵素质也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方可,若还是眼下的光景,胜负如何还真不好说”

“有了强大的外部压力,整个国度才会一直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

“好,不说这些了,俄木布继续讲”

俄木布点点头,“再说东边”

“弘历显然是一个聪明人物,如果他死守北京,一旦我军将其围住,由于满清皇族以及精锐八旗全部住在那里,一旦攻克就是一网打尽,北京一下,全国则会望风而下”

“故此,他实施了金蝉脱壳之策,竟然瞒过了我们,带着部分精锐和皇族成员、大臣迁到了成都,并册封永琰为太子,让其在阿桂的协助下继续镇守北京”

“这还不算,他们还将京郊三大营的所有兵力暗地里全部转移到北京城,他们还是有能人的,知道若还是保留三大营,最终的结果必定是被我军各个击破,进而造成京城空虚”

“反过来说,对我军也是好事,若是三大营还在,以及大量骑兵的存在,我军攻击任何一座大营时都会遭到另外两座大营的反击”

“现在倒好了,阿史那殿下可以好整以暇地对北京城展开攻击了,唯一可虑的就是直隶总督府的四万绿营兵了,与三大营比较起来,这分散各处的绿营兵就不够看了”

“由于其骑兵较少,大部分都是步兵,其赶到北京城附近时我们不可能不知晓”

“时下阿史那殿下手中有三个远东整编师,两个印度整编师,接近八万人马,无论是攻击北京城,还是应付直隶总督府的绿营兵、关外八旗、漠东蒙古八旗都游刃有余”

“由于哈丹部在张北、阿林阿部在乌兰察布的存在,还可以大量牵制准备从山西、鄂尔多斯、科尔沁南下勤王的兵马”

“而默门图、巴木巴尔、阿克敦三个整编师会师敦煌也无问题,眼下阿拉善盟、青海蒙古已经投靠了我们,届时至少还能多出一万蒙古骑兵”

“弘历原本是希望利用四川的有利地形与我们展开持久战,不过其前提是长江以北、以南的广大区域能够坚持较长的时间,利用其地理纵深牵制我们,等到我们疲惫之际再展开反攻”

“不过只要我们占住了宜昌城,就扼住了长江的咽喉,我们已经封锁住大运河了,再将长江咽喉锁住,弘历的大军就只能依靠四川、贵州、云南的供应”

“当然了,湖广地区的钱粮也能翻山越岭运到那里,但成效实在太低,他进驻四川,看起来是一步好棋,实际上是将自己封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