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大雪落幽燕之二:斡难河大会(1 / 2)

众人又议了一些事情,黄昏时分,朝会终于结束了,不过永琰将阿桂留了下来。

在他的书房里,赫然多了两个人物。

一个金发碧眼,显然不是中华人士,一个则是典型蒙古王公打扮。

阿桂一见到这两个人,顿时心理一凛。

“皇上西狩前曾定下大计,并让太子殿下实施,但殿下一直拖延不决,现在蛮贼大军围城,现在又想起来了?”

这两人他都熟悉,一人是沙俄帝国驻清大使谢苗诺夫,一人则是统领整个科尔沁大草原,实际上管辖着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的达尔罕亲王旺扎勒多尔吉!

看得出来,在经过一整日紧张繁琐的会议后,二十七岁的永琰也是疲累不堪,但他还是强打着精神召开了这个小会。

见到阿桂后,他的神色稍好了一些,此人乃是大清乾隆一朝赫赫宿将,自从征战以来除了在特鲁琴人手里略有小挫,余者战事无不是以胜利告终。

而且,自从在巴里坤湖附近败于特鲁琴军之手,回到京城后,他痛定思痛,在火器上也大有研究,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会挟蒙古骑兵、索伦步兵,以冷兵器为主屡次获胜之人了。

常言说得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但阿桂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乾隆后期,和珅气焰熏天,但只要有阿桂在,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服服帖帖,显示了阿桂并非只是一个武夫那么简单。

永琰让随侍的太监给他搬来了一张椅子,然后说道:“不是我等长他人志气,而是时势已移,虽然父皇定下了依托北京城、武昌府拖住蛮贼的大计,但显然还不够,必须另做他想”

阿桂赶紧弯腰施礼,“殿下顾虑的是,老臣必定殚精竭虑速成其事”

......

伊犁。

五十七岁的乞塔德正在观看一封用蒙古文写就的书信。

“大汗时下成就,震古烁今,实乃全体蒙古人的骄傲和无上荣耀,小汗冒昧,联络了土谢图汗、科尔沁汗、阿巴嘎汗、土默特汗、巴林汗,并请示了哲布尊丹巴活佛,决定在斡难河源头的乌尔赫特推举尊敬的您为全体蒙古人的腾格里汗”

“六百年前,伟大的成吉思汗就是在这里举行大会,统一了蒙古诸部,进而完成了伟业”

“时间定于年底,乞大汗拔冗来见”

乞塔德心里一震。

信是车臣汗奇旺多尔吉写来的。

“腾格里是长生天的意思,他们竟然准备将这个汗名冠在我的头上?”

“还有,土谢图汗、车臣汗也就罢了,在札萨克图汗部、土谢图汗部受到打击后,喀尔喀三去其二,车臣汗部独木难支,上次三部大汗都参加了克烈部王帐所在的翁金河大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