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来了,不过来的不是络绎而出的特鲁琴士兵,而是惊天动地的炮火!
铺天盖地的炮弹,包括榴弹炮、短管火炮、迫击炮一股脑地落到包括敌军营寨以及出寨严阵以待等待受降的俄军、清军头上!
火炮位置显然是提前布置好的,将敌人的大营、士兵完全包裹在里面。
前面说过,一个京都整编师有一百个步兵连队,每个连队有两挺机枪、三门短管火炮,一个旅有二十门野战炮。
时下每个旅的大营里已经将六十挺机枪、一百门各式短管火炮、一百门各式迫击炮、二十门加农野战炮按照射程远近错列排开,机枪也调整为仰角射击,全部开足马力,宣泄到了敌人头顶上!
这个火力放到后世自然不值一提,但在十八世纪末期还是相当可观的,在机枪、火炮怒吼时,营寨的矮墙上也露出了大量特鲁琴步兵的身影,他们端着连发步枪开始同时向敌人射击了。
野战炮由于射程较远,显然是对准敌人大营的,在受到炮火袭击的一刹那,排在后面的敌人虽然在短时间里愣住了,但很快就往后跑,不过跑回营地后依旧是炮火连天。
他们显然不会知道特鲁琴军的火炮的具体数量,惊惧之下便向营外跑,有的还慌不择道跑到了斡难河的河面上。
此时,在一部分野战炮的特意打击下,不少炮弹也落到了河面上,当即将冰面炸的粉碎。
大量敌人掉进了冰窟!
炮火轰击了约莫十五分钟后,每座大营隔各出来了三千骑兵!
此时,无论是训练有素的哥萨克骑兵还是久经战阵的索伦士兵都是一股脑地往后跑,有的跑向大营,有的跑向河面,有的则往斡难河南侧的大山上跑,乱哄哄的,任谁也控制不住。
米哈伊尔、海兰察也在卫兵的裹挟下往后跑,都是一万五千大军,呜呜泱泱挤在斡难河南岸狭窄的河岸上,想快也快不起来,就在此时,三个方向的特鲁琴骑兵已经杀到了!
然后就是用骑枪、霰弹枪击杀敌人背影的熟悉环节了,随着大批跑在后面的士兵被杀,自然加剧了逃跑队伍的混乱,东一簇西一团的好不热闹。
虽然俄军、清军都有大量的骑兵,但是现在早就是溃不成军了,除了拼命逃命竟无一人返身杀回来的。
历史上,无论是哥萨克骑兵还是索伦骑兵,那都是一往无前悍不畏死的存在,但在他们闻所未闻的猛烈、密集炮火的打击下,这两个精锐全部崩溃了。
为防意外,无论是米哈伊尔还是海兰察都是将自己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索伦骑兵排在最前面的,自然率先受到了猛烈的打击,连这两部都逃了,剩下来的士兵自然不会傻乎乎待在原地不动。
一场斡难河南岸的大追击开始了。
战斗到最后,特鲁琴人干脆只在三座大营留下了三个团守卫,其余士兵全部骑上战马追击。
俄国、清国虽然都有骑兵,但这次带来的都只有五千骑左右,主力还是步兵,想要凭着双腿逃过特鲁琴骑兵的追击显然并不容易。
天黑时分,战斗暂时结束了。
由于处在最前面,米哈伊尔、海兰察一开始就被炮火击中,海兰察战死,米哈伊尔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