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的官员,无论出身,无论文武,无论官职,战死者数不胜数,就连皇亲国戚的战死率也在一半左右,这在历届开国皇族中实为罕见,其它的大臣勋贵就更不用说了。
时下还是大清中期,满人虽有腐化堕落的迹象,但显然还没有达到后世的程度,心中的自负和勇悍尚存,何况满人都是以紫禁城为中心居住的,为的就是牢牢拱卫紫禁城。
想要对其旦夕而下,除非不惜弹药将其焚毁,这显然不是乞塔德所想要的。
故此,虽然特鲁琴军通过俘获永琰一众王公贵族稳住了外城,但内城依旧牢牢地掌握在满人手里。
乾隆帝离开北京城之前,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留了下来,除了永琰,还有一个就是幼子永璘,他是永琰的亲弟弟,时下永琰被俘,他自然而然被阿桂等人推举为新一任太子监国。
可别小看这种安排,内城周围居住的满洲八旗都是因为紫禁城的爱新觉罗氏而存在的,如果爱新觉罗氏一个也不在了,他们也就失去了拱卫的目标,阿桂?他虽然是老满洲勋贵,还是威望素着,但还不值得他们来拱卫。
当然了,在内城居住的皇亲国戚还很多,但那论起亲疏谁也比不上永璘,若是随便将一个康熙、雍正时期的王爷推上监国之位,一来不合体统,二来嘛,显然那也不会服众。
正如蒙古人以孛儿只斤氏为荣,满洲人只会以爱新觉罗氏为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么说有人出问题了?”
只见包拯小声说道。
元应叹点点头。
“我们在内城只布置了两个密探,一个放在顺天府衙门,眼下他已经做到三班衙役领班,一个放在城西最大的城隍庙担任庙祝”
“时下情形危殆,而外城也被我军占据,外城的密探就算叛变了也影响不大,这两人从未见过我,不过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利用特殊的手段联络他们,并通过手写的命令安排他们做事”
“联络的地点自然是经常变化,自从我军围城以来,我加大了联络力度,进过这几月的试探,放在城隍庙的那人应该无甚问题,但放在顺天府尹衙门的那人多半出了问题”
“由于清廷对内城非旗人管束甚严,除了庙宇这些机构,衙门里的人也多半是由旗人担任的,一开始都是满蒙八旗,后来便渐渐换成汉军旗了,多半是汉军旗里面的破落子弟担任”
“顺天府尹掌管着内城的打更、防灾等务,可以游走整座内城,内城的各里坊胡同居住的人实际上也被他们组织起来了,若是有火灾等紧急事务,三班衙役就会让更夫四处敲响锣鼓”
“让里坊胡同纳入编制的人出来协助救助,当然了,若是遇到大型火灾,就需要九门提督出面了,寻常小火灾都是由顺天府衙门处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