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蕴藏巨大潜力
“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香港,也没时间去英国查看。”徐洛道,“恰好我近期准备去英国,你要不要随我去?”
荣老板看了一旁的秘书,秘书俯首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随后就说道:“最近恰好是有时间,到时候你提前通知我就行,我们一起去英国看看,我对做新能源还是很有兴趣的。”
“保证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徐洛又道,“如果中信有什么领域要投资,需要伙伴的话,天下可以一起合作。”
荣老板笑着道:“如果有的需要的话,肯定是要本地的同行帮忙,天下的体量很大,到时候一定会优先考虑你们。”
这句话说得滴水不漏,没有任何已经挑毛病的地方。
不过徐洛认为现在想要跟中信合作投资锂矿还不到时间。
因为现在中信的体量很小,真的只能算是代表机构性质,没有展开什么大的商业活动。
但整个香港,也只有中信比较合适。
荣老板这次的询问,颇有一些投石问路的感觉。
但如果他认为锂电池的发展前景不错,相信肯定也会投资。
毕竟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追求新能源。
而且很多企业也在追寻新能源。
比如车企。
美国福特公司在1967年就首先公布其发明的一款电池——钠硫电池。
于是很多汽车公司,包括福特、日本的YUASA、英国的BBC以及铁路实验室、德国的ABB、美国的Mink公司等先后组装钠硫电池电动汽车,并进行长期的路试。
经过福特公司的研究,搭载铅酸电池的电动车最多能跑64公里,而换成钠硫电池后,就可以轻轻松松跑上320公里。
然后充电一小时,还可以继续再开320公里!
但由于钠硫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的工作温度区间必须保持在300~350摄氏度。
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找不到能够耐高温的隔膜。
就会出现开着开着就火了的情况。
所以福特的电动汽车梦终究还是变成一纸黄粱。
尽管电动汽车在六十年代的昙花一现,但影响深远。
在这款电池发布后,很多国家的政府、企业巨头、研究机构,以及广大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们。
都开始以极大热情去探索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想要一块更好的充电电池。
但长期的研究发现,钠硫电池作为储能电池优势明显,而用作电动汽车或其他移动器具的电源时,不能显示其优越性。
且早期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解决钠硫电池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因此钠硫电池在车用能源方面的应用最终被人们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