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道:“料得如此小城,又夹褒斜道之中,当无多少兵马,然此地地势险峻,当引城中之兵出来,伏兵马于左右,再图此地。”
赵云回道:“善,吾等自去引兵马而来。”
于是二人又再返桃园乡中,当夜,杨轩备齐美酒佳肴,以侍李世民二人。
李世民亦不推迟,与杨轩饮酒为乐,待酒过三巡,杨轩独挽李世民衣袖,将其拖入房中。
李世民不疑有他,只顾随其进入房中。
不料杨轩刚一进去,便跪拜在地,道:“臣谏大夫杨轩,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李世民大惊失色,当即扶起杨轩道:“先生休要行此大礼,吾乃大汉一小将耳,并非皇帝陛下。”
杨轩则是笑道:“陛下休要瞒吾,陛下身旁之人,想必便是那常胜将军赵子龙罢?”
李世民见推脱不过,只好答应,又问道:“先生自何处知晓吾之身份?”
杨轩笑道:“陛下二人英武非凡,浑不似那无名之人,况且子龙将军手持龙胆亮银枪,天下谁人不知?”
李世民当即挠头不止,未曾想全因赵云威名暴露身份,于是回道:“请先生千万勿要透露消息,若是曹魏得知吾在此地,当随即提大兵来犯,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先生不可不察。”
杨轩笑而不语,直盯着李世民上下打量,道:“先生真若与使君面貌相仿,当初献帝在时,吾亦于朝堂之中见过先皇,故识得陛下也。”
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回道:“先生勿要多礼,吾此行而来,乃是大汉尽起益州之兵,北伐曹魏,以求中兴汉室,先生乃大才之人,不如随吾返回成都,当得一官半职耳。”
杨轩则是微微摇头,道:“臣自献帝驾崩,便居于此地,除却天下太平,别无他想。”
李世民见劝说不动,只好不言。
杨轩又令人煮酒进来,再与李世民对饮。
李世民却看进来之人正是茗儿手持酒壶进入屋中,伴那摇摇烛光,更显得美貌如花。
杨轩亦是看在眼中,待茗儿出去之后,杨轩则是说道:“不知陛下见此女子如何。”
李世民不解其意,只是说道:“面若桃花,身如柳絮,豆蔻年华,先生真是好福气。”
杨轩笑道:“然吾如今居于村中,其中往来不过屠狗之辈,若茗儿委身于此辈人手,则甚是可惜,不知陛下可有意否。”
李世民当即大喜,万没想到此次出征还有如此意外之喜,道:“吾有意,不知先生何意?”
杨轩哈哈大笑,道:“此时值天下大乱,便不多礼,不如就在明日略备薄酒以完其礼,待陛下得胜归于益州,再带茗儿返回成都,如何?”
李世民大喜,道:“善。”
李世民此夜喝得微醺,独回房中,透窗看去,唯见茗儿嘻戏于园中,时值黄昏,光色暗淡,更显美人娥罗多姿,于是心动不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