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楚见堂内气氛和谐,终于放下心来,于是忽地拔剑而出。
是时,众将士只听见剑出鞘声,剑鸣清脆。
大汉将士无不大惊失色,纷纷拔刀以待。
那魏延却是横刀以立,护于刘禅身前,口中骂道:“贼子安敢复叛?”
李世民却是笑道:“文长莫要惊慌。”说罢将魏延拉至一边。
但魏延却不敢大意,手中长刀依然举起,目光直盯游楚而去。
游楚却只是笑道:“陛下,臣乃魏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投降皆由于大势已去,无需使这城内军命白白丧生,今日见陛下宽厚非常,方知无忧,但弃城献降已成事实,臣自知罪,以死方能解矣。”
游楚说罢,将长箭横于自己脖颈,未等刘禅出言以对,又说道:“陛下天纵神武,是乃举世难逢之明君,可惜游楚已做魏臣,不然定要舍生忘死,以报陛下。”
李世民见状大惊失色,赶紧站起身来,说道:“先生万万不可,朕已知先生忠义无双,但所谓贞洁,乃是向君而为,那魏主曹睿,不过篡汉自立之徒,何必为其而死?”
游楚笑道:“陛下所言非乃楚意,楚自幼习得诗书礼易,以君子自居,此番就义,非为曹魏之主,乃是尽忠贞之节而已。”
李世民闻言大怒,骂道:“先生所言缪矣,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如今曹睿无道,世人皆知,先生万万不可为其就义。”
游楚闻言顿时语塞,一时间不知出何言以对,只是心道:原以为陛下不过勇武之人,稍有智计,怎想其对于家国之见,甚是高矣。
李世民眼疾手快,见游楚走神,一把上前夺下其剑,骂道:“先生如今弃大义于不顾,却要守小节,真是可笑!”
是时,诸葛亮亦是出班说道:“仲允,亮曾躬耕于南阳,本想就此一生,却正是感怀大汉昭烈皇帝仁德之心,欲行仁德之世于世间,方才出山,如今曹魏行王道、霸道之事,篡汉自立,却不是吾等所追之明主。亮见仲允乃是忠贞之人,故而劝之。”
姜维此时也出班劝道:“仲允,万不可愚忠是也,那逆魏朝廷之中,如今已然大乱,再不似曹操在时,陛下乃万世不出之明君,吾等有志之辈,自当追随。”
游楚闻听数人所言,当是泪如雨下,直跪拜在地,口中说道:“罪臣游楚,拜见陛下。”
李世民见状哈哈大笑,一把将游楚扶起,口中说道:“朕又得一良臣是也。”
李世民随即又转头望向诸葛亮,说道:“朕有一言,还望相父闻听。”
诸葛亮见游楚终于信服,亦是大喜,正因此人在雍州之地,颇有声明,如今得此人投靠,雍州之地再无乱耳,故而笑道:“陛下但请吩咐。”
李世民笑道:“人事之权,本是相父管辖,但如今得此良臣,朕心甚安,欲要令游楚尚为这陇西郡太守,不知可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