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公孙瓒很有可能会趁机出兵,分散冀州的部分兵力,那样一来,刘备面临的压力也会小一些,据城而守,就不会灭亡。
对自己来说,刘备败而不灭才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刘备灭亡,袁绍东面无患,而没有了刘备相助,公孙瓒也不能久存,若是这二人都灭亡,袁绍将可以集中兵力,全力来对付自己。
而南阳的张绣又未灭,若是袁绍全力来攻,只怕自己也难以抵挡啊!
只有刘备败而不亡,退至北海和东莱据城屯守,让袁绍时刻分兵防范,这样自己才有机会去夺取邺城。
“明公,刘备虽然难灭,但他要想胜了袁绍也不容易,冀州绝不会落入其手。况且,刘备若败而弱,还有可能投附明公,其将有可能为明公所用,即便不能得关羽张飞,若能得太史慈和赵云,则明公之势更强。”
郭嘉又劝道,想要劝曹操退兵,借袁绍之手讨灭刘备,或者是压制刘备,不让他发展强大。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郭嘉知道这二人不可能会舍弃刘备而为曹操所用。
但是太史慈和赵云不同,太史慈因为是青州人,才会投附刘备,而赵云是被周兴劝来的,也未必会忠心于刘备。
至于周兴,郭嘉不说,他知道曹操更想得到此人,但他又不愿此人来助曹操。几次暗斗,对方似乎都智胜于自己,这让郭嘉感觉很不舒服。
“你说,荀令君是否会赞同我退兵?”
曹操想到了荀彧。
每当事情难决之时,他都会写信去询问荀彧的意见。
“文若不在,明公不如问问公达。”
郭嘉了解荀彧,这事如果去问荀彧,大概是不赞同的。
荀彧首先会站在朝廷的立场去看问题,曹操留在东郡,牵制袁绍的兵力,让刘备夺取青州,会更符合朝廷的利益。
荀攸不一样,荀攸现在也是曹操的军师,首先会站在曹操的立场去看问题,而除掉刘备,或者压制不让刘备发展,会更符合曹操的利益。
这事荀攸应该会与自己一样,赞同退兵。
曹操想了想,觉得听一听荀攸的意见也好,当即派人去把荀攸叫来。
听说了事情原委之后,荀攸明白了曹操和郭嘉的意思。
其实曹操心里已经有了退兵之意,只是想让别人知道,这个决定是郭嘉和自己劝说的结果。
“明公,袁绍以世家名望聚拢人才,所聚者多为慕名之虚才。刘备则以仁德聚拢人才,所聚者多为有能力之实才。袁绍之属,皆以家族利益为先,而刘备之属,皆以其主利益为先。袁绍虽强而虚,刘备虽弱而实,若是让刘备夺占青州,其力其势将会更强,只怕日后,其患远在袁绍之上。因此,攸以为,明公应该退兵回许都,一面征讨张绣和袁术,一面等待时机,再来夺取冀州。”
“哈哈哈,”曹操突然大笑,“公达说的对,本初之属,分派争利,难有远见。玄德之属,却是忠而无私,其患更巨。唔,那就如奉孝与公达之意,我们退兵回许都。”喜欢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请大家收藏:()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