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熟练无比,没有一点停顿,看的老李又是惊讶无比。
“等一下--你就这样拆了?你确定...”
“我确定,飞机太小了--各种意义上的小,一台无人机做不到我要的效果。”
“呃...那我们要怎么办?”
“拆,把两台凑一台。”陈远的答案也很简单粗暴,一台不够就两台。
至于无人机外形设计,他有系统帮助,只需要他心念一动,就能在想象中拼出模拟机,而且还能得到各类参数。
然后再借助这些参数,以及从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提示,就能大概算出真实数据。
简单来说,就像电影《钢铁侠》里托尼斯塔克的全息投影操作台一样。
无人机有两种飞行模式,第一种是螺旋桨,第二种是固定翼,螺旋桨灵活,固定翼快速而且飞行距离远。
眼前的无人机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四浆无人机。
考虑到这里到创业园的距离也就隔了两条街,大概5公里,而且精确配送还是需要灵活,陈远不打算改变它的螺旋桨设计。
但,他要把四旋翼改为三旋翼。
相比于四旋翼,三旋翼无人机能节省出更多本体重量。
缺点在于这样一台无人机需要设置额外的飞行姿态电机来实现飞行姿态的平衡,算法相当复杂,鲁棒性因此降低。
而算法已经被攻克了。
就在陈远得到的知识,以及他发放出的物流无人机知识中就有相关的算法,只是看制造者打算使用哪些设计。
就算电机用两个,还可以稍微增强一下,四旋翼还是会浪费掉一些宝贵的载重。
况且就算采用更保守的四旋翼设计,无人机在途中出了问题,他也是没法跑过去修的。
一次就要成功。
陈远沉默地看着眼前的无人机,脑海中快速构建新无人机的外形构造。
沉默让老李心中有些没底,但他刚想说话,忽然看到了让他嘴巴张大的一幕:
只见陈远潮湿的头发不停冒着水汽,白色的水雾甚至还有越来越浓的倾向...
就像一台运作中的电脑。
老李快速把手缩了回去,生怕打扰到这台人形电脑,搞得机器蓝屏死机了。
很快陈远动了,他快步走到桌子旁,拿起尺规就在桌子上的图纸画了起来。
“我需要这些部件。”
老李惊奇地望了过去--他发誓,他从没看到过有人作图这么快。
就好像设计已经印在图纸上了,陈远只是在临摹。
一张图、两张图、三张图...
零件设计跃然纸上,一张又一张图纸送到老李面前。
“这些都是结构件,每一个都要符合精度--最重要的是这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