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状态危急的江峡大坝(1 / 2)

说来说去,工程上讨论的重点就那么几个。

结构上,这东西的抗风险能力如何。

设计上,它的实现难度高不高,够不够简洁。

施工上,具体怎么做能提高效率,考虑到现在的情况,还需要着重考虑安全施工的问题。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设施的功效如何,和它的建设成本相比,值不值得。

陈远也一一进行了解答。

当然,数据的东西施文华肯定看得明白,关键还是设计思路和具体施工过程中如何实现的问题。

陈远答得也很通顺,总之突出一个利用环境。

当然,他也大方承认了这个拦街水坝局限性很大,如果周边的楼房出现坍塌,水坝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而这个问题也不止他一个人面临。

水坝地基大致分为3类,岩石地基、土壤地基、混凝土地基。

前两个通常是天然的,后者下方还会有原生地基。

总的来说岩石地基较为稳定,但一般只出现在山区和峡谷,像是谭星城这种大平原,就不太具备这种条件。

所以导水计划非常残酷,这个计划肯定奏效,就是代价很大。

只是这还是机密,肯定不能让陈远知道。

“...随着水流侵蚀,土壤地基会逐渐软化导致水坝坍塌,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陈远沉默了一下,看着这位教授的表情突然说道:“其实可以不解决,堵不如疏,让大水把谭星城淹没,随着水流冲刷,最终会形成新的河流。

这样一来周边的地区就是基本安全的,最多变为湿地。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建设水坝。

依靠碳纤维增强材料,建筑基础可以打得很深很牢固,在湿地上可以建一座新城。

这样一来,这座新城还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水电能源,沼泽地也许还能种点蕨菜。”

视频另一头的施文华一惊--他毕竟是个教授,土木工程教授。

保密教育做过,但很少真的面临这种场景。

他突然挺直的腰板让陈远心中一沉--还真有这种打算?

没等施教授反应,陈远继续说道:“...但这又不是玩游戏,这么做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所以我有个想法--造成的破坏可能会小一些。

碳纤维增强材料的整体强度非常强悍,如果将其平铺,就会在软质地面上得到可观的支撑。”

“然后呢?”

“然后...利用这个方法,建造人造河道--外围是层叠式,像是迷宫一样的小型水坝,将水流导向下一个区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