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到湖广,抢钱抢粮(2 / 2)

………………

离发动还有三天的时间,黄立再次回到了重庆,在大都督府召开军议,进行最后的布置。

“经过扩编,我军现有十五营人马,另有两营土司之兵还未全部集齐。水师出动三支舰队,共六百余艘,水手民夫征召了六千。”

因为有水师运输之利,不比陆地行进,大大节省了辅兵,也减少了粮草物资的消耗。

刘体纯看了一眼黄立,又继续汇报道:“嘉陵江上游暂时无虑,嘉陵江舰队留守,再有两营人马,足以保证川东安全。”

黄立沉吟了一下,说道:“还是按照原计划,留三营人马守家。湖广空虚,十二营兵力足矣。”

转向荆国公王光兴,黄立笑着说道:“此次出征,就有劳荆国公了。”

荆国公王光兴赶忙微微躬身道:“能随殿下征战,是殿下看重,也是末将的荣幸。”

黄立微笑颌首,说道:“此次出战的还有靖国公、阳城侯、宜都侯,还要再加上茅麓山的临国公、益国公。”

“预计作战时间在两个月左右,这还不算可能要大量迁徙人口的时间。为了不耽误援助水西的行动,将在巴东、巫山设置中转,一部主力也将先返川东。”

如果不是有水西的行动,黄立准备在湖广打它三四个月,彻底地摧毁清廷的地方统治,抢掠更多的人口物资。

现在把时间缩短到两个月,有可能还要更少。收尾工作就只能交给部分军队和水师来完成,主力将提前返回,取道綦江、桐梓,进攻遵义。

“两个土兵山地营集齐后,先行赶赴綦江,并运输囤积粮草物资,做好向贵州进军的准备。”

黄立沉吟了一下,又补充道:“发动百姓,多做干粮,军队携带方便,能免减少后勤负担。”

古代的野战军粮,有大饼、锅盔、烧饼等,明朝还有把米饭蒸熟再晾干,能够泡水吃的方便食品。

黄立则又给军队增加了炒面炒米、面条,使得军粮更加丰富。

几次作战都有舟船之利,即食军粮也用不上。但要进军水西,路程既远又险,军粮便是必不可少。

党守素主动请缨,说道:“殿下放心,末将前去綦江驻守,并训练士卒、储备粮食,只等大军回师,便直进水西。”

黄立点头赞赏,笑着夸赞了两句,接着又继续进行安排,“如果能尽快解茅麓山之围,我会让临国公或益国公先率两万人马返回川东,就在綦江驻扎。这样的话,就不需要出击湖广的部队回师休整,可尽快进军水西。”

这恐怕是最好的办法,部队连续作战,按照古代的营养水平,确实很难在体力上得到快速补充。

如果能在湖广打得久一些,自然是收获更大,不管是物资,还是人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