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化凤接到前方哨船的汇报,心中不免一松,沉吟了半晌,下达了命令,“陆军登岸梅家洲,向九江城攻击前进,内外夹击,先破攻城之敌。”
得到命令的清军运输船靠向梅家洲,上万绿营兵依次登陆,整队后向九江城推进。
梁化凤又命令数千绿营兵在北岸登陆,向小池口要塞推进。
尽管有战胜明军的信心,但梁化凤临敌还是比较谨慎。陆兵上岸,水战时便少了负担。同时,水陆齐进,也能给明军更大的威胁。
敌我双方的水师都没有贸然发起进攻,只有少量的哨船在前方警戒,形成了对峙之势。
黄立也不着急,他已经开始算计安庆,要拿下这座江防重镇。
“清军的陆兵还在赶来的路上,已经离开安庆两天多,急行的话,也就百八十里,离得再远一些才好。”
黄立望着船上的旗帜,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如果是东风就好了,不知道能不能等得到风向改变。
东风劲,则可顺流放火船,喷火船混杂其中,给清军水师先来道烧烤开胃菜。
没有东风相助,顺流也行,但无人操纵的火船,速度和航向不好掌握,威力大减。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的风向,都有季节性转变,以中下游地区最为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和南风。
要是刮南风的话,火船会被刮到江岸,也就失去了作用。
“东南风也行啊!难道还得学诸葛亮,弄个法坛,搞个仪式啥的?”黄立只是恶趣味那么一想,便把这个荒谬的念头抛在脑后。
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可就丢大脸啦!
再说从梅家洲登岸的绿营兵,分别是寿春镇、皖南镇的大部,有一万多人,由寿春总兵陈兆元率领。
安徽和江西一样,同是两镇绿营,不设提督,总兵官即是最高军事长官。
陈兆元指挥部队稳步向前推进,少量明军依托三座已被烧毁大半的木营,抵抗片刻,便向九江迅速逃窜。
首战得胜,陈兆元意气风发,督促部队加速前行,两个多时辰后,已经能远远望到九江城的城墙。
前锋不断派人报告进展,明军在不断败退,南城的营寨似乎已经弃之不顾,从城东西两侧逃窜而去。
陈兆元冷冷一笑,国字脸上满是轻篾。
“兵贵神速,贼寇完全没有料到我军的快速行动,张惶无措。可他们能跑到哪去,到江边乘船嘛?”
陈兆元传令加紧追击,却又腹诽九江城的守军,被围攻得胆小如鼠,竟然没有开城出击。
等到离得更近,能清晰地看到城墙时,陈兆元吃了一惊,不禁对九江守军暗自钦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