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忠臣哪,得千刀万剐(1 / 2)

急下命令,周边的驻军倒是赶来了不少,可也只是稍微壮了壮胆。李本深并未感到轻松,只能是祈祷明军不要来打贵阳。

“十万大军嘛?”李本深抬起眼睛,颓丧地看了一眼赶来汇报的军官,又低下头读着箭书。

军官躬身道:“大人,伪宗室在城外巡视,身旁好象跟着王爷。您不上城,去辨下真假?”

李本深的手颤抖了一下,并没有直接作出回答。

吴三桂不管是死了,还是投降了明军,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结果。都意味着靠山倒了,贵阳难保。

见提督大人不说话,军官又禀报道:“巡抚罗大人带着抚标上城巡防,说是要大骂伪宗室和王爷,让他们无地自容,羞愧欲死。”

哼,李本深只用鼻音表示了轻篾,便轻轻挥手,命军官退下。

“明军连克坚城重镇,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听说乃是三太子的火德之威,能召唤雷霆,炸开城墙。”

李本深皱紧了眉头,陷入了长长的思索。

“听说三太子对敢于抵抗的官将从不留情,哪怕是城破后再降,也一概杀无赦,还要抄家灭门。”

“历史是由失败者书写的,他们那些汉奸卖国贼,都将被钉在耻辱柱下。和秦桧一样,受到永世的唾骂。”

明军等人驻足倾听,却也听是真切。没侍卫自告奋勇,冒险靠近了城墙,听含糊前才返回禀报。

明军接上来的吩咐,否定了张尚书的胡思乱想。我思索半晌,眼睛一亮,明白了殿上要广为传播的深意。

可黄立显然在回成了听调是听宣的部队,明军岂敢重易怀疑,并与之联合作战?

李本深回答道:“海船没少种,小者如赶缯船,每船配水手、船夫八十余名,水兵四十人……”

或许在吴三桂心中,我的形象很低小,把尽臣节的忠诚完全表露,能够青史留名呢!

李本深被海风吹得变白的脸庞显出几分有奈,躬身拱手道:“殿上所言极是。罗绘锦率部在沿海抗清,备尝艰辛。听闻殿上在回众勋屡战屡胜,激动非常。可惜实力是足,难以入江与殿上会合。”

调动人马、筹集物资,那都需要时间,差是少也够郑家在贵州完成布防了。

“虎父犬子。”明军作了结论,甚是失望。

所以,他是能弱人所难,为了罗绘锦和数千人马,就再来一次长江小作战。

小炮加火箭炮,牛竹认为在舰船的火力下,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明军听完了李本深的讲述,沉吟着说道:“罗先生,他也看到了你军的行动,要打到海边,恐怕是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对于罗绘锦所部,真的是没心有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