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假听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问:“这下策又如何?”
“公子曾言,秦王对您非常欣赏,甚至有意招赘您为夫婿,秦国如日中天,完全可以庇护公子,公子可以向太后进言,自请前往秦国作为人质,以求秦齐永结盟好,等到了秦国,您大可纵情山水,与秦国公主一道登峨眉之巅从仙人做逍遥游,若将来齐国有变,您还可以在秦国的支持下回国登位,即使公子不幸做不得齐王,也可以在秦公主的庇护下,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富家翁,此乃下策。”
听完韩非的上中下三策,田假沉思了良久,才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上策太急,下策又不思进取,中策甚合我意!”
韩非所说的以琅琊为试验地,探索变法革新的想法,田假非常赞同。
齐国好比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只有进行外科手术,才有可能存活下去,变法就相当于是对齐国进行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都是有风险的,稍不留心病人就会死在手术台上,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先以琅琊为试验基地推行变法政策,这是最稳妥,最保险的。
田假已经计划好,将来以韩非为助,在封地内推行变法,寻找出一条适合齐国的道路,商鞅变法固然成功,但秦齐两国国情不同,齐国不可能照搬商鞅变法,不过商鞅变法中,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田假借鉴。
比如吕不韦所提的仿商君之法完善齐国律令,如今齐国的律令极度不完善,齐人过度散漫官府根本无法管束,游士侠客盗匪遍地,田假计划第一步就先要完善琅琊的律令,约束散漫的齐人,以求改善琅琊的民风。
而第二步就是用韩非说的,以察举制度替换掉琅琊现有的官吏,从琅琊基层或其他地方寻找一批才干替代他们,改善琅琊官场的风气。
第三步则是出台福利政策,以优厚的福利政策鼓动百姓生产生育,齐国当然不能像商鞅那样用严酷的刑罚来约束齐人,因为齐人散漫,如果以严刑峻法约束,只会适得其反,想将散漫的齐人组织起来,只有用优厚的福利政策。
例如田假可以在琅琊出台政策,每当自己出生第三个孩子,就可以得到一金赏金,孩子可以在六岁后进入官府设立的学堂读书,每年命官吏统计各城乡的粮食产粮,对生产粮食最多的农民给予赏赐,而后再从整个琅琊寻找一个粮食产粮最高的人,给予爵位,调动齐人的积极性。
最后则是花费重金,仿照当年的魏武卒,打造一支强大的“齐武卒”。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问,齐国不是有技击士吗?吕不韦也提醒过田假,只要重建技击士齐国就能重新强大,根本不需要建立新军。
关于这个问题,田假也曾问过韩非,韩非说技击士虽说是齐国的精锐部队,但技击士大都是由勇士和军中的健者充任,他们每一个人的单兵素质都很强,可若联合在一起组成军阵,战斗力就远远不如魏国的武卒和秦国的锐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