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问:“这两边背后的人,是要争呢?还是要钱呢?”
林如海笑问:“要争如何?要钱又如何?”
“若是要争,就是自己得的比对方多,若是要钱,就是钱多,目的不同,方法和策略也要有所改变。”
话谈到这里,林如海对这个少年愈发重视起来。
贾珣侃侃而谈,刘钦也有与荣焉,又满饮了一杯,不愧卧龙凤雏之号。
然这个问题,却不好回答,纵然四下不见外人,总得谨慎。
含糊道:“应该没谁和钱过不去,你且说,钱多怎么来,不可用急索于民之法。”
贾珣不答,又问:“林家叔父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呢?求名?求利?还是为了忠信仁义之道呢?”
林如海道:“上承皇恩,自当有忠心,巡视一方,又怎可忘黎民,名,亦我所欲也,至于利,我却不在意,林家虽非大富大贵,累世以来,也颇有家私,人丁单薄,也就不汲汲于此了。”
贾珣心想,好处自己拿,汤都不给别人喝,你自己做上官的,还是个卷王,啥都不要,手下人肯跟你干,能干得成才怪了。
贾珣委婉道:“穷人还是很多的。”
林如海初闻还不觉有异,细品却有些味道。
贾珣虽说得漫不经心,却解开他的一些犹疑。
穷人虽多,但却没钱,富人虽少,却很有钱。
严格控制精盐,可得一大利,粗盐便民,亦不失为良法。
富商豪族,垄断盐利,谁不眼馋,小商贾迫于势力不得已从之,若撕开了口子,未必不能争一争。
争于上则利流于下,争于下则权归于上。
结合这两年来的调查布置,将计划具体些,再申请调动兵马,稳定局势,或许江淮盐政,会成为一个稳定的钱袋子。
说起来,还有些旧账,也该和他们算清楚了。
林如海瞥了眼正吃鱼脍的贾珣,这小子究竟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
但不论知不知道,都很有趣。
贾珣若知林如海心中所想,肯定大呼“高,实在是高!”
随着酒酣胸胆,众人渐飘飘然起来,所谈说之话,也没了来由,更不会自以为奇计去献宝,渐张狂无状,手舞足蹈,纵情高歌,直到失去知觉。
……
贾珣醒来已是第二天午后了。
刚起身没一会儿,一个大丫鬟便入了房为他梳洗。
贾珣任她施为,隐约记得昨日好像还聊到了钦二哥的婚事,好生笑话了一番,只因他说女家是个出了名的母老虎,担心被家暴。
想着不由又笑出声。
等候不一会儿,刘钦醒来打理完毕,两人同去辞别林如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