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要出哪里去,爷昨儿做了什么,今儿便开始说胡话了。”
贾珣念及三娘,一时默然,不觉有些心酸。
初晴见状,忙道:“可是怎么了,要是我果然错了,你只骂我便是了。”
贾珣笑道:“没事~”
……
大江水寨,南岸大营。
日前,贾枚带着淮北大营水师自运河南下,以捕拿水贼为名,调动了五千水师。千舟竞发,一路商民船只避让,渡江之后,依寨停驻在了常州。
得姑苏的信件时,正在摆饭,知贾珣无事,心上也轻快了些。
刚投箸欲食,又有传令兵来报:“提督大人,江淮各地方主政官员,皆派人来请询,问大人星夜来此,可要诸同僚配合,还有些言语不敬,称大人乃山东总督,却带兵进入江淮,越权无状,非人臣所为。”
贾枚一边吃饭,一边听着,笑道:“你说得也倒清楚,我再问你,都是哪些要配合,又是哪些要状告我越权的?”
传令兵道:“苏、湖、通州来话都严正些,河州、海州、江宁府则更恭谨些。”
贾枚问:“时严正些好,还是恭谨些好。”
传令兵道:“卑职不知。”
贾枚问:“你见过来使?怎么不引来见我?”
传令兵道:“众使并未请见,且都走得急,未留书贴。”
贾枚点了点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传令兵回道:“小人黄四。”
贾枚道:“会写字吗?”
黄四听这话里有意思,忙道:“小人会写几个字,却不会写文章。”
贾枚道:“你过来,写这几个字‘艨艟三百,斗舰一百,梭船十二,满炮,舫船不算。’”
黄四用手指沾水,在桌上便写,虽有小错,但能认得。
贾枚又问:“你多大了?”
黄四回:“十八了。”
“家里几口人?”
“只有个姐姐,给乡里的员外做了妾,父母都不在了。”
“你叫黄四,没别的兄弟吗?”
黄四虽觉得提督大人问这些很奇怪,但仍如实说了:“听我娘说,有还有两个兄长,只是那时恰逢灾年,又打仗,没养大便夭折了。”
“在哪里学的写字?”
“乡学里偷听的,比着写了几个,夫子说的文章深意,我天生笨,不懂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