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珣第二天便去了市易司上衙。
打听好一番,方找准了方位。
竟是东市一座兵马司的值所改的。
原是从户部分离出来的职能,因离了大靠山,许多官员并不肯来,还在耗着。
提举、副提举都不在衙门,贾珣倒成了管事的。
零星几个小吏,分管的官员并不齐整。
见这状态,贾珣已估摸着七八分,必定还在打擂台呢。
也不着急,如今这里自个儿最大,又没什么事务,便招呼几个小吏、衙役将堂屋收拾出来,自己要用。
这小吏还是个极有原则的人,劝道:“知事大人,这正堂是提举大人的。”
贾珣道:“你倒是懂事,那边茅厕堵了,你去通一通,换个人来。”
小吏本想再据理力争一番,但瞥了眼跟在贾珣身边的管三刀,只好老实去通茅厕去了。
有了前车之鉴,后面人便老实了。
贾珣摆好纸,磨了根碳笔,便要写个条陈。
其略曰:
收取商税,大体两端,一曰关税,二曰市税。
凡运输之途,关卡多设,关税日多,如国库者鲜矣;又市场之上,损耗银子,有司盘剥,不可胜计。
名曰两税,其实不止。国库之收,其实不如。
臣言:名实相称,民便之,名实不符,民难之。
欲明税制,先定名实。
观商货之流通,不过三点,其源、其流、其终而已。
税亦可从其度。
工坊建设,登记。而后商品之出,先取出厂税。
装货出关,必得凭引,而后入关,点齐货物,加印,以完关税,省却途中之费。
货品铺陈于市,出票,核账,以完市税。
凡杂项皆省,以示简明。
于税务官吏,必严刑法,足粮饷,赏罚自上来,则权归于上。
于足税之商,必加保护,凡偷税者严惩,专利之保护随废,则豪商贪专利,必足税,又监视其余,使相举报。
从之可得大利,违之则得大害。
商人通利益之途,则商税可收。
此三税,要之则曰生产、流通、贩卖,制其关节,手足自用。
凡盐铁之国营,茶、丝之厚利,皆善足国用。
另百姓日用之物常不足,可多生产,富贵之家银钱不用,当极其享受,使之流通,然后百姓足用,银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