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辩论会才开始。
贾珣忽地闻到臭豆腐的味儿,点了李盔的名,让他去买。
让摊贩当即就做,给在场的诸位公子每人一份,别太小气。
这里的动静除了身边两座的人,旁人并不晓得,听见的也未声张,因为他们也想吃臭豆腐了。
台上,陈拟卬穿着一身大红袍子上去。
环顾四周上下,方才开嗓道:“今日农学之盛会,得诸位高朋来此……”
这话刚说了一句,四下便有声音传来,诸如:“狗屁农学,数学!”“科学!”“工学才是最吊的。”一时间将陈拟卬的声音淹没了。
凭着荆国公世子的身份,在辽东可以横着走,在京城虽说也是个人物,不怕他的也不少,说不得揍他一顿,还不好意思去报复,谁叫你打不过呢?
“行家在这里,大家不妨听听他的意思,可以吧,通辽伯?”
贾珣看向说话的方向,虽然只是素色的常服,但笑言举止,自有一番气度,言出法随的气势,没有足够的地位,是难以涵养出来的。
场中自有认得的人,听其问礼,贾珣方知,这位便是被封为肃平亲王,林后所出的长子,排行老三,乾德帝的三皇子,单名一个澹字。
虽系亲王,但同样是臣,倒不必行大礼。
简单见过礼后,贾珣只得应下。
对众人道:“本来不过是一个随心之举,我向来不习经传,也算是个不学无术的了,因此爱看些杂书,尤其自番邦域外而来的,其文章学问,迥然与中国相异,又颇有可取,便取其纲要,搜罗异闻,不过为了分类取择而已,读书之人,也便于查找,至于主次之别,却难定论。”
这话却不能让众人满意。
肃平亲王道:“通辽候不必过谦,今日你若不定个名,在场之中,恐怕也无从辩了,只这般吵嚷着。”
贾珣见辞不过,便道:“其实,名字我已经给了,诸位只看每本书上,都印上的字是什么?”
“不就是‘原自然书行’吗?”
这话一出,众人皆明白了。
贾珣道:“若果然要给这学问定个名字,就叫自然吧。”
见众人无话,又道:“这‘自然’一词,本是出自《老子》所言,‘道法自然’之意,意思也简单,《老子》讲,万事万物,上下四方必有其根据,古往今来必有其因果,至于‘道’,则四方不足以拘束之,古今不足以度量之,其非因他人他物而所以然,自然而然也。”
“而自然这门学问要研究的,就是放之四海皆准,亘古不变的规律,人们再利用这些规律,去更好的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
贾珣笑了笑,道:“我想,财富未必只能去抢来,还能创造出来,而自然中的诸多学问,就可以是打开宝藏的钥匙!”
肃平亲王拍手叫好,众人也跟着应和。
一番喧闹后,贾珣归座。
“既然有自然的学问,是不是也该有不自然的学问?”一人倡议道。
“何谓自然,贾生已讲得明白,在我看来,不过是不因人之所为而改者,即自然,因人而立者,则不在此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