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通敌卖国之人,都有哪些?”
“扬州刺史府通判袁锐,仓曹周勇,扬州左卫参军曹吉祥,偏将齐洪涛……”闫方报出一串名单来。
“这些都是宋毅自己潜入扬州查出来的,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被南楚重用了,其中原扬州刺史府通判袁锐被南楚封为扬州牧,仓曹周勇任长史。”
“这些通敌叛国之人都该死!”卓春风气的一拍桌子。
“大都督,宋毅还查到,这些通敌叛国之人都跟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
“谁?”
“扬州盐运使沈安。”闫方说道。
卓春风不动声色,其实他早就知道这次扬州兵败,内情很不一般,成国公沈家是涉案其中。
至于沈家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就要去问成国公沈庄了,也许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沈安人呢?”
“沈安已经失踪了,但据传说,人已经进入南楚了,毕竟沈家还有一个分支就在南楚,两家虽然分了,但同宗同源,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有联系,尤其是近十年来,他们来往更加密切,沈家在在扬州的那些走私生意,基本都是通过南楚沈家进行的,这两边一进一出,赚了不知道多少钱。”
卓春风更加清楚,近十年来,东南三州本是赋税重地,结果是年年赋税都在减少,尤其是盐铁专卖上的税收更是锐减,私盐走私已经到了极其疯狂的地步。
南楚虽然也产盐铁,可他们的技术和产量跟不上,尤其是铁矿石的质量不如大周,所以,成本居高不下,虽然盐铁是国之重器,但只要用低价的盐铁充斥南楚市场,那样南楚的冶炼和制盐业就发展不起来,形成对大周的依赖。
一旦大周断供,南楚国内必定会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所以这些年大周严格控制每年流入南楚的盐铁,以维持南楚境内盐铁的低价。
当然,这也有给大周去产能的考虑,毕竟自己产的用不完,不卖掉换钱,自己也亏。
没有进入工业技术革命,盐铁的消耗其实是有限的。
但这个政策导致的是走私泛滥,这就给南楚以低价囤积盐铁的便利。
南楚不怕大周卡脖子,这就有了跟大周主动动武的底气所在。
而且一旦南楚夺取了东南三州的盐场,那就再也不会缺盐了,如果再给他把青州和冀州的铁矿给占了,那大周瞬间就折断一只翅膀了,所以东南三州绝不容有失。
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保住东南三州。
“宋毅现在在干什么?”
“他在追查一个叫雨眉从扬州来洛京的清倌人,他发现这个雨眉有特殊身份,他跟前一阵子被傀影堂魅影所杀的柳铭,而这个柳铭实际上叫丁显,他是沈府的门客。”闫方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