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二幕开始,他发现原来这个男人原本是个钢琴天才,却因为在大赛上发挥失常而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他假装成了盲人钢琴调音师开始接单。
胡清泉此刻的兴趣就大了起来。
不过也仅此而已,假装盲人行偷窥之事,算新鲜,但不算特别新鲜。
说白了,故事到这里,张力是有了,但不够。
然而等故事进入高朝,回到了开篇倒序的内容后,胡清泉整张脸都严肃了起来。
如果仔细看,甚至能看到他的大腿肌肉是锁紧的,这是兴奋的表现。
因为故事的高朝,是调音师遇到了杀人现场,结果一再错失逃命机会,最终陷入地狱。
看到这里,胡清泉心里不禁大赞一声“妙啊!”
一个小变态装作盲人,最终被一个真正的大变态干掉。
这故事乍一看很简单,可胡清泉毕竟不是一般的观众,他是导演系的老师。
而且是偏向学术理论方面的老师。
实际操作经验可能不多,但理论知识很是扎实,对于剧本的理解和拆解,不是一般人能比。
所以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这个剧本应该还有许多精妙之处。
他认为,这剧本,实际体现的内涵其实有相当值得探讨的地方。
不过,这终究是剧本,而且还不是什么正规的剧本,所以画面感肯定没有成片来得高,留给胡清泉的疑问自然就有很多。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对路平安说道:
“这个点子很棒!”
胡清泉诚心大赞。
“还行还行。”路平安很是谦虚。
只是胡清泉很快就一脸严肃地问了:
“我有几个问题。”
路平安见状也严肃了起来:“您问。”
“第一个问题,张三为什么要扮演盲人?”
胡清泉盯着路平安认真问道。
路平安闻言心里一开始有些惊讶。
他还以为胡老师会问他剧本是不是他写的之类的,没想到是讨论剧本?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
其实这样问,也就是在确定剧本是不是他写的。
对于影视剧创作者来说,剧本和影视剧成片,其实是很不一样的。
剧本只能看个大概,而影片则是创作者最终的体现。
对剧本的解读和了解越深刻,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