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平民,则是从大凉皇权那里领到了一份口粮,就算是一些豪族,也会将自己的田地,分给平民。
这也是为了确保这些平民和士兵对项阳的忠心,也是为了确保他们获得的好处不会被剥夺,也是为了确保他们以后不会遭到世家的反扑。
所有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除了为大凉国效力之外,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如果岳虎军和豪门大族真的反扑,他们手中的田地和粮草,肯定会被抢走。
项阳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话,便将关中之民与自己捆绑在一架战车之上,更是收获了一批可造之材。
跟着项阳逃出长安的官员并不是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的,他们跟着项阳一起离开,立刻就重新建立了当地的官员制度,以确保他们对大凉国的忠诚能够持续下去,同时也便于日后整合百姓。
在向扬的要求下,他们挑选的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老人和贫寒的读书人,将他们带到了大凉的朝堂之上。
这个年代,最重要的就是“为朋友而死”,项阳从底层做起,纵然只是一个乡镇的小官,也足以让他们感激。
再者,按照那个时代的观念,那些老人和贫寒的读书人,都是被大凉皇权册封的人,也都是项阳国的人。
在大凉的文武百官和易安等人眼中,他们的表现足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而向扬,则是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他从最底层的平民开始,让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教导平民,让他们明白,平民也有为自己的利益而战的权利。
设立了一座直通“天庭”的府邸,如果有官员办事不利,侵占了新封的田地,又或者是对豪族的赃物有什么不公平之处,都可以由这座府邸直通天庭。
项阳对着众民承诺,一旦他们收到了闻方院长的奏折,一定会亲手处置,为他们讨回一个说法。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
若说先前长安一战,击败鲁海泽一役,让所有人都看到了项阳的武力,那此刻项阳的一系列治国之策,更是让所有人都佩服起了皇帝的治国之能。
如今,随着对最顽固的几个世家的重创,以及对百姓的安抚,大凉已经重新建立起了对一些城镇的控制!
不过如今的大凉,可容不得半点“意外”,故而项阳一定会将大部分兵力都留在深山中。
但控制的村庄和村庄多了,就能更好地筹集到过冬的物资,也能更好地提供信息。
如果他们有什么动作,或者长安派出了更多的援军,向阳一定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在确认了岳虎一方的军队已经停止进攻后,很多豪族都已经逃之夭夭,他们也就没必要浪费兵力去进攻了。
为了巩固我们大凉国的“军民之情“,向阳干脆将大多数士兵都撤了回来,并且让他们从事与百姓亲近的事情。
比如打一口井,盖一间屋子,开凿一条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