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和氏得玉璞于楚山中,为天下奇宝。
“和氏璧?!这可是当初蔺相如带回赵国之和氏璧?!”
嬴政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他自是知道和氏璧的来历,且这和氏璧还有两个典故。
其一是和氏璧之来历。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见山顶处有紫气凝聚,便上前查看。
却得一块无上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
厉王怒而下令削去左膝盖骨。
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
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
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
于是文王让人解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而这和氏璧实乃天地生成之一方灵玉,其中蕴含一丝鸿蒙之气,的确是非凡灵宝,
另外一个则是更为熟悉的完璧归赵!
这也是秦国的一次耻辱。
赵惠文王得到的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昭王知道了,秦昭王也想得此碧玉以镇气运。
于是乎,他便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道:秦王非是大方之人,但要是不允,恐秦国兴兵来攻,要是允了,这西秦得此气运灵宝,怕是国运大涨。
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亦是愁容不展。
此时,那蔺相如站了出来:“大王,让我去献玉吧。届时我将见机行事。若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定把和氏璧完整带回!”
赵王知道蔺相如有过寻仙问道之经历,非是寻常,便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
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
于是乎,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道:“和氏璧虽好,可碧玉有瑕,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便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结果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对秦王怒道:“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