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离开以后,朝堂瞬间就炸开了锅。
“陛下到底是要干什么?祖宗之法说变就变,不法天不敬祖,三纲五常到底还要不要了?”
这是保守派!
“金军不可敌啊,陛下也不知听信了谁的谗言,莫非以为有了决心就能抗金么?金军个个如狼似虎,宋军如何能胜?”
“是啊是啊,求和才是良策,割地赔款,等金军退兵以后再徐徐图之,来日方长嘛!”
这是求和派!
“放屁,陛下都说了,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是自取灭亡之道,你这话将陛下置于何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别把那些只知道背对着金军的家伙和我宗泽的部队相提并论。”
宗泽已经差不多是指名道姓的骂童贯了,这两互相看不顺眼很久了。
“对,还有我们西北军,我们也不惧金军。”
这是主战派,虽然人少,但是资历老,嗓门大,再加上有了赵桓的强力支持,气势上也不弱几分。
“老夫不陪你们玩了,和胜、伯纪,去我府上喝点酒啊。”
宗泽大笔一挥,在承诺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在殿中来回巡游的邵成章。
梅执礼和李纲也是一蹴而就,直接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本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自然不会犹豫。
今天,过得真是痛快。
“这朝堂,净是些蝇营狗苟之辈,实在无趣,不如喝酒。”
“哈哈哈哈哈……”
无视求和派和保守派的白眼,朝堂中有那么二十多人紧随其后,出了大庆殿,其中也包括了刘兴武。
“太师,正是有太祖皇帝的崇文抑武、和谈之法,才有了咱们大宋的经济繁荣、文化绚烂,不能因为金人的一些旁枝末节就弃之不顾啊。”
户部侍郎唐恪,拉着蔡京的袖子,声泪俱下的哭诉武将不识大体,蒙蔽了陛下。
说皇帝的不是,唐恪没这个胆子,况且那门轰隆隆的大炮还停在大殿入口呢可。
“你看现在,陛下才刚说了一句,这些武官的尾巴都翘上天了,得劝劝陛下啊,大宋是与士大夫治天下,可不是粗鄙武夫啊。”
“唐侍郎,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年纪了么?”
蔡京拍了拍唐恪的肩膀,不动声色的将袖子从唐恪手中撤了出来。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已经78岁啦!承蒙太上皇厚爱,又出来主持朝政。可是啊,人得服老,这身体是真的不行啦。”
“太师的意思是?”
唐恪难以置信的看着蔡京,这是要跑?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就靠你们来辅佐啦,抗金也好,求和也罢,都和我这个老头子没关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