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父子心结背刺真相(2 / 2)

“我知道的,就是一时没忍住,你看他那个神气的嘴脸……他赵桓凭什么,不就是比我早出生一年么,论能力他有哪一样比得过我?”

“多说无益,事情已经这样了,趁着他的心思还在抗金上,抓紧准备吧,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战……”

再说龙德宫,绘画房。

送走了赵楷和王黼的宋徽宗刚提起毛笔准备润色一下《万里江山图》,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极其不寻常的招呼声。

“爹,爹,孩儿赵桓带着好酒好菜来聆听您老的教诲来啦。”

宋徽宗的心底很是纳闷,赵桓怎么当了皇帝以后反而变得大大咧咧了,这家伙以前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宅男啊,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能把人气死。

………………………………………………

宋徽宗确实不怎么喜欢赵桓,不过并非像外人猜测的那样是因为赵桓长的不帅,没有才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赵桓看宋徽宗的眼神总带着恨意。

当然这个恨意和宋徽宗有很大的关系。

宋徽宗这人政治上是保守派,浪荡起来却又放的很开,长期和东京名妓李师师保持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名妓嘛,各种骚操作还是懂的很多的。

宋徽宗的皇后王氏则是个端庄甚至有些古板的人,因此虽然也是倾国倾城之色,却得不到宋徽宗的宠爱。

赵桓天天看着母后郁郁寡欢以至于日渐消瘦,他鼓起勇气去找宋徽宗希望他能陪陪母后。

宋徽宗嘴上那是答应的好好的,行动上是一次不去,一直到王皇后病逝,宋徽宗都没有赶得上见最后一面。

那会他还在汴梁城樊楼私会李师师呢!

小时后缺爱,长大了就没有什么安全感。赵桓就像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一样,长期把自己困在东宫里,他恨宋徽宗,他也恨那些蛊惑宋徽宗纵情于声色犬马的奸臣。

所以,当金国铁骑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攻打宋国的时候,宋徽宗被逼无奈只得禅让的时候。赵桓的真实想法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怕背锅怕能力不足所以不想当皇帝。

赵桓内心很开心,父皇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不如毁灭在金国的铁蹄之下。

母后,孩儿终于能为您报仇了!

母后,下辈子我不想当太子了!

母后,下辈子别在碰到父皇了!

所以,赵桓才撞的那么毅然决然,撞的那么严重,撞的一命呜呼。

也正是这样,张恒的灵魂才能跨越时空穿越到赵桓的身躯里。

深夜里,赵桓不止一次的想,是不是北宋人民对于正义的渴求直上云霄,他才应声而来,而北宋也终将在他的带领下,于光明中得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