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再深的夜晚也会有人独自行走在路上(1 / 2)

今天的夜晚,柳辰愉也是一个人去上夜班。

暮色浓郁深沉,寂静的街道上几乎看不见一个行人,周围的楼群虽然有些还亮着灯,不时还传出谈笑声或是争吵声或是其他难以言喻的声音,但那总感觉就像是游戏中的背景声一样,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大部分楼都黑漆漆的一片,显得死气沉沉的,感觉非常压抑。

周围的路灯很多都没有亮起,偶尔有几盏虽然还亮着,但也是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几只细小的飞虫在灯光下扑腾着,感觉就很讨厌。

虽然现在还不算特别晚,但街道上还开着门亮着光芒的店铺似乎就只有远处的东雍超市,其他都大门紧闭,没有任何气息,十分安静,和白天人挤人的喧闹场景完全不同。

“真是奇怪,这座城市的白天和黑夜差别还真大,简直就是两个相反的世界,是特意设定成这样的吗?这样的反差的确能给人一种很割裂的感觉...”

虽然这次的世界概念名为孤独,但他倒是并不觉得孤单,只是多少有些想念院里的人了。

他还觉得这个世界孤独的概念似乎很是模糊,明明自称孤独,却没有让他有类似的感觉,虽然确实是一个人就是了,不过之前自我囚笼里不也是一个人吗?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吗?

他对此甚是疑惑。

说起来,这里的孤独到底意味着什么?

按以往的经验来谈,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有的人性格开朗,而有的人却性格孤僻,但性格并不一定就是天生的,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既然没有什么先天疾病导致激素失调,那么性格根本就不可能绝对是天生注定,也有后天的遭遇而形成。

乐观的人看到的世界有一层让他乐观的滤镜,而同理,悲观的人也戴着一层让他感到悲伤的滤镜看世界,所以孤独的人不是懒,而是干啥都觉得没意思,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正是性格的差异。

而人格差异的形成可能是诸多细小的,不为人注意的因素导致的,而这些因素往往与能力有关。试想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都心想事成,那他就很难不乐观。相反,悲观型人格的形成往往与落差有关,是对于自己能力改变不了现实的无能狂怒,长久压抑下形成的自卑、脆弱和颓丧。

在柳辰愉的认知里,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没有好坏的主观判断。孤独感的好坏,取决于个人。而孤独感的本质是,因为自身没有通过他人的认可,反馈,而得到心理的存在感,认同感和价值感。

就好像感觉自己活着似乎也没什么意义,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不到自己被别人需要,被人爱,爱别人等等。

说实话,柳辰愉并没有这样的感受,在这里,他觉得一切都很寻常,就像是现世的某个人的生活罢了。

寻常?

柳辰愉愣住了。

他以前不知从哪里听到过这样的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