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觉。”那孩子勉强着说道,“但是,身体里面很痛。”
“具体是哪里痛?”徐士苏问道。
“哪里都痛,能不能再给我打一针?”孩子这样恳求道。
徐士苏陷入了沉默,只好再给孩子注射了一剂,但他觉得不会再次奏效。
为了分散孩子对疼痛的注意力,徐士苏开始尽可能和他聊起他的生活:比如他的爱好是什么,他喜欢吃什么。
孩子的眼睛很漂亮,看起来很聪明,仿佛能够猜到徐士苏的意图,所以尽管全身依然疼痛不堪,孩子还是配合地回答了,要么是出于恐惧,要么是真的希望有人可以拯救他。
几个小时过去了,徐士苏离开了隔离病房,在缓冲区将防护服脱下,将其小心装袋后扔到了一处传送口中,因为病菌不明的原因,所有进过病房的防护服都会直接经过传送口运送到焚烧炉销毁掉,然后他又经过三次全身消毒地带以及严密的检查,才彻底走出了这片区域。
一切的检查都是由机器进行,其实手术以及注射都可以通过机器进行,人们只需在厚厚的防护之后远程操作及观看即可,只不过徐士苏还是希望能够让那孩子感受一些温暖,因为才会主动走进。
说实话,目前还敢走进这间隔离病房的,也只有他一个而已,也正因为此,其他同事也不愿意太过靠近他。
这里并不是医院,而是一处研究中心。
他倒确实是一名医生,但同时也是研究者。
查明孩子身上所携带的病菌,研究出相应的特效药或者治疗手段,在那之前想尽办法让那孩子活着,就是他的主要任务。
而那个孩子最后能不能活下去,他的上司们没有指示,可能他们一点也不在意,毫不关心。
徐士苏的私心让他希望那孩子能够活下去。
孩子似乎没有家属,在徐士苏来这里之前,他就在这研究中心了。
但是之前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将其当做一个人看待,只是当做一件研究物品,除了徐士苏以外,他当然认为自己作为一名研究者,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但他始终没法克制自己,但又因为这样,他与那孩子的关系变得很好。
徐士苏换上一身彰显身份的白大褂,将胸牌别在上面,沉默地走在有些漫长的走廊上。
一半参与研究的医生以及专家被隔离在了其他的隔离室内,他们很担心自己遭到感染,因为更在乎自己的性命而拒绝继续深入下去,为了各方面的安全着想,上司们将他们关了起来,禁止他们离开。
研究本身是正确的,他想,研究人员需要了解一种病毒的几个关键信息,以便建立它的“生态概况”,包括它起源于哪里,在哪里蓬勃发展,感染的目标,以及如何传播等。
研究团队越早确立这些特征,医疗专业人员就越早能够针对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存在的高危疾病进行防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