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屯田(2 / 2)

我是曹子桓 1mo 1106 字 2023-06-08

“曹丕?你就是使君的儿子?就是那个有急智的曹丕?”毛玠得到曹丕的肯定的回答后,回想起了曹操曾经说过的曹丕的故事,毛玠知道曹操对这个儿子很看重,经常拿来与下属炫耀,“你来找我是为了蓄粮之法?”

“先生或许会觉得很荒诞,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曹丕看着毛玠为难的表情笑道,“先生愿与那么多的同僚讲,就不愿意指教我这小童一二吗?”

毛玠犹豫再三后,挑出一卷竹简递给了曹丕,曹丕看过竹简上的内容后,他明白了曹嵩为什么会对毛玠如此厌恶,也知道了曹洪为什么会把毛玠扔出府门。

东汉末年的士族通过收揽私户来为自己提供人力支持,这些私户有犯法逃匿之人,有家无余财之人,这些人的存在使得豪门大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力量,但这样就会导致国家的田税越来越少,而士族手中的力量会越来越大。

随着战争的到来,灾民与荒地越来越多,本地的士族就会趁着战乱将大片的土地收入囊中,交给自己手下的佃户耕种,士族从佃户的手中收取钱财,许多小族借机成为了大族,大族借机成为了豪族。

而士族手中冗余的土地就很有可能出现无人耕种的情况,最后良田也会变成荒地,许多灾民即使是想通过种田来维持生计,也会面临无地而种的尴尬情况。

毛玠提出的蓄粮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收回荒地给灾民耕种,清点私户归于国家,通过发展农业经济来保障军事储备,在一定的时限内还粮于民。虽然此法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曹操军事集团的战斗力,但无异于是将曹操拉到了各士族的对立面。

“先生,其他的竹简上写的是什么?”曹丕看完竹简上的内容后询问道。

“是我撰抄的前朝与本朝的一些案例典故,以此来作为参考借鉴。”毛玠回答道。

“先生这样做利于百姓,恐不利于自己今后的仕途。”曹丕消化了竹简上的内容后说道。

“对现状视而不见,无异于将黎民百姓推入火海,使君若是能接纳我的意见,做不做官我倒是无所谓的。”毛玠义正言辞地说道。

“先生高义。”曹丕对毛玠充满了敬佩之情。

“公子如此年幼就对改良民生之法感兴趣?”毛玠看着曹丕言谈举止很成熟,觉得有些恍然。

“我从谯县到鄄城的路上看见了太多的惨像,所以想为父亲分忧,为百姓做些事情。”曹丕坦诚地回答道。

“子桓公子倒是与子昭公子很相像。”毛玠忽然笑道。

“我二兄?”曹丕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回头看向同样懵逼的曹真。

“公子不知?”毛玠与曹丕四目相对,曹丕的惊讶明显要大于毛玠一些。

……

“二位公子,这里就是东阿令府了。”毛玠对着曹丕、曹真二人说罢,敲了敲院门,开门的佣人看见来人是毛玠后,便将几人迎了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