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曾静案(2 / 2)

永兴县。

县学老师曾静一如往常一样,准点下学,但今天他却没有回家,反而是简单理了理衣衫后径自来至一处茶楼。

茶楼中的一处桌位,爱徒张熙早已等候多时。

“先生。“见曾静来了,张熙连忙起身执礼。

曾静坐下便问:“敬卿,为师要你查的可都查清楚了?”

张熙连忙掏出一份包裹严严实实的邸报:“先生,这就是那伪明最新一期的邸报了!”

其实不是最新,已经是个把月前了。

曾静却似脸色不愉,训导道:“为师说过多少次,伪明乃吗狄酋伪朝的污蔑,今后不可再对我大明天子如此不敬了。”

张熙听罢连忙点头认错:“先生教训的是,弟子知错。”

“嗯。”曾静这才满意点头,这才继续看向手中邸报。

曾静,号蒲潭先生,性迂阔,喜谈道学。最重要的是,这人有反清思想,甚至为之付诸了行动。

只是这个行动能力,却着实叫人不敢恭维。

历史上,曾静是在前往府城应试的时候,偶然拜读了吕留良的时评文章,里头有提到“夷夏之防”。

曾静顿时大受震撼,并为之深深折服。

随即,他就派遣了同样心思不单纯的弟子张熙前往浙江,求取吕留良的其它反书,并成功从其子吕毅中手里得到大批遗书。

这些遗书中同样记载了大量反清复明思想。

呵,吕留良这波其实是纯粹躺枪了。

这家伙虽是明清交替时代的人,还认识黄宗羲等明清大人物,但说到底也只是煌煌大势之下的普通读书人。

至多也就是拒绝出仕满清,写的着作也多是行医救人,偶尔再缅怀一下前朝。

他的儿子后来还当到了康熙朝的翰林院编修,只不过受到四明山起义案(就是那个真朱三太子被弄死的案子)牵连,被革职罢官。

反正曾静是觉得吕留良想反清,于是便与吕留良的徒弟严鸿逵师徒私交密切,还屡屡赋诗相赠。

《知新录》中就记载有曾静说过的话:“中原陆沉,夷狄乘虚,窃据神器,乾坤翻复。……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

本来,若只是这样,曾静姑且也算是惋惜前明,却又无力回天的诸多文人士子之一。

但他偏偏付诸行动了。

历史上,曾静看到雍正登基,把兄弟一网打尽,还将其党羽发配广西。

途径湖南时,这些党羽大肆宣扬雍正残暴,屠戮忠良,必将遭到天下万民唾弃。

于是乎,曾静以为时机成熟,满清气数已尽。

又闻岳钟琪是岳飞后人,还手握重兵,受到猜忌,就带着弟子跑去劝其反清复明。

再然后……懂得都懂。

雍正先是亲自跟曾静朝堂对辩华夷之辨,并将之编入《大义觉迷录》,随后就是派大员带领曾静等人到江宁、杭州、苏州等地,进行宣讲,对留良、胤禩辈言论,进行批驳。

同时,开始大兴文字狱,将吕留良全部遗着焚毁。其子吕葆中及徒严鸿逵虽死,却还是开棺戮尸,枭首示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