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到了鸦片战争的时候,八旗已经很少有人能拉开这种弓了,更别说依赖它去打仗了。
但枪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有了瞄准基线之后。
可以说,随便一个人,只要是扛得起枪的孩童,垂垂老矣的老头,或者是身体先天较弱的女子,只要发给他们一支枪,再经过简单的培训,他们的射击能力,就能与神箭手相提并论。
而且,神箭手一次并不能发射太多支箭,因为臂力很快就会承受不住。
但枪支一天能发射的子弹,则要多得多。
可以说,有了燧发枪,一支普通的军队,就能在瞬间变成一支全是神箭手的精锐。
由此带来的战力加成是十分恐怖的。
这才是最早期枪支能取代弓箭的根本原因。
“好!好!好!”
老朱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便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熞儿,你发明此物,可是为我大明立下了大功啊。”
老朱十分高兴。
之前朱棣上书的时候,他还没有想到这东西这么厉害,觉得多少都有些夸大之词。
见到实物,亲自体验之后,才发现远比朱棣说的更强。
“皇爷爷,熞儿不敢居功,只要皇爷爷高兴就好。”朱允熞连忙说道。
“你不敢居功,但咱却不能不赏。”
老朱脸上带着笑意,忽然问道:“熞儿,若是咱将大明交到你的手里,你可有信心将大明治理好?”
来了。
朱允熞心里一紧。
毫无疑问,自从朱标去世,老朱这段时间,一直在为立储的事而苦恼,却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但这件事,不可能一直拖而不决。
老朱的身体已经拖不起了。
朝堂也会因为储君未立,而陷入动荡之中,这显然不是老朱想看到的。
这一次,面对老朱的提问,朱允熞没有逃避。
“皇爷爷,若是熞儿今年有十七岁,不,哪怕是如甘罗一般十二岁,熞儿都有信心,将大明治理好。”
他脸色无比郑重,道:“熞儿还只有七岁。熞儿自认不比任何人差,可文武百官和天下人未必会如此看。”
“在他们的眼里,我始终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朱允熞直言不讳。
这一点,老朱也很清楚。
他现在对答十分重要,与其思前虑后,还不如和老朱袒露心中所想,赤诚相见。
朱元璋看着他,问道:“你还是想举荐你的四叔吗?”
朱允熞却是摇了摇头:“熞儿之前举荐四叔,是因为觉得四叔领兵有方,驭人有术,可为一代君主。”
“但如今看来,还是熞儿思虑不周。”
“四叔若是掌国,武则有余,文则不足。”
老朱双眸内,精芒闪烁。
这与他心中想的,倒是不谋而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