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右中郎将能答应一个条件,末将即刻攻城。”
看着朱儁惊讶的表情,刘备微笑不语。
“讲!”
“拿下内城,所有俘虏交由末将处置,他人不得干预。”
朱儁眼皮一跳,不由看了看秦颉。
若非郡守上次屠俘,估计宛城早就光复了。
秦颉杀了韩忠,已经为自家阵亡的弟弟报了仇,加上身为南阳郡守,早点解决宛城对自己有益无害。
于是,秦太守微微点了点头。
朱儁当即点头:“可!”
出了军帐,二愣子跟了出来,不明所以地讨教。
内城还有两万黄巾叛贼,你耳朵大也就罢了,嘴巴也这么大?
就算嘴巴大,养得起吗?
就算养得起,不怕说闲话?
就算不怕闲言碎语,天子会怎么想?
大嘴巴的刘备笑了笑,知道朱儁还是不放心,便说道:“左中郎将立京观的事听说了吧?”
孙坚点点头。
在豫州,皇甫老将军用了数万颗头颅筑京观。
此举,扬汉军军威,镇黄巾叛贼,真真大快人心。
冲着东都拱了拱手,刘备继续问道:“那天子看什么?”
听完孙坚复述,朱儁心下了然不再顾虑,暗叹一声:此子,将来不可限量!
接下军令的刘备,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进攻,仅仅向内城派出一名原黄巾信徒作为信使。
“尔等本是叛国死罪,今福泉校尉愿给予一线生机,三日内缴械投降,悉数押解东都,是死是活,听凭圣裁!”
新任黄巾主将孙夏,认为汉军使诈,便要求“福将”入城以证诚意,否则宁死不降。
这下,不仅两位小弟不肯,就连朱儁孙坚也连连摇头。
“蛾贼狡诈奸猾,不足信。”
刘备不为所动,凛然道:“备一人,换大汉和平百姓安宁,死亦无悔。”
在汉军瞩目下,在兄弟担忧中,刘备单人匹马,来到内城门外。
“尔等好好看清楚,吾乃钦赐福泉校尉,刘备刘玄德,开门!”
事实上,但凡能有一线希望,没有人愿意死。
孙夏之所以提出看起来很苛刻的条件,恰恰说明他很渴望信使说的是真。
嫌货才是买货人,否则,时间那么宝贵,谁耐烦和你哔哔。
在城头看得真切,深为刘备的气度与义勇所折服,孙夏一拳擂在墙头。
“好一个刘玄德!”
内城食物耗尽,即便不降也熬不了几天。
如此,降了吧,但愿对方信守诺言。
不止孙夏这么想,所有信徒也都清楚他们已经山穷水尽。
所以,不怎么费力,孙夏就统一了意见。
于是,宛城内城大门敞开,一万九千余黄巾俘虏放下武器空着手出城,向刘备投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