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曹昂明年初参加公府考核后,即可出仕为官,这是朝堂大佬与世家的常规套路。
尽管都是举孝廉,但也有区别。
被太傅袁基这样的顶级大佬举荐,曹昂妥妥的京城郎官,且安排的必然是清贵优差。
随着天子之争落下帷幕,地方州牧刺史郡守陆陆续续踏上返程。
东都马照跑舞照跳,又进入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节奏。
无论哪个朝代,权贵们锦衣玉食奢靡无度的同时,意味着底层民众的生活艰难。
寻常时节,老百姓尚能苟延残喘,可遇上天灾人祸,权贵与灾民的矛盾一点就炸。
赈灾大队出发的第七日清晨。
累的像死狗一样的刘备,带着疲惫到极点的五百余精骑,抵达庐江治所,皖县。
此刻,坐镇皖县的是袁家故吏,虎牙将刘勋刘子璜。
州牧刺史郡守全都去了京城,作为袁术铁杆的刘勋便成了庐江的土皇帝。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这货抓住机会大肆收刮,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半个月前,爆发水灾的寻阳县,正处在青黄不接的要命时候,眼下饿殍遍地。
刘勋居然见死不救,有粮不拨。
无家无食的寻阳灾民,被迫化作禽兽,易子而食。
寻阳境内,人间惨剧,屡见不鲜。
相当多的流民已向周边扩散,劫掠事件频发,再不拨粮赈灾,随时都有可能暴乱。
北门外,当朝执金吾率兵抵达,说是为赈济灾民而来,令刘勋大感意外。
按照常规,急报发出,朝廷派人赈灾,最快还需要六七日。
刘备怎么能这么快?
执金吾的名头太响,作为袁家的故吏,刘勋清楚的很,何况袁术就因为此人被发落到九江的。
朝廷钦差,刘勋必须接驾,但这货怕刘备找借口下毒手。
于是带着城内近千人马,出城相迎。
刘备坐在路边的石块上,蓬头垢面,浑身污渍斑斑。
他身后,东倒西歪不成人形的五百多骑兵,如同乞丐一般。
见到刘勋上前寒暄吹捧,劈头问道:“多少乡村遭了洪水?”
刘勋哪里弄得清楚,支支吾吾答不出。
再问:“灾民有多少?”
还是支支吾吾。
刘备最后问道:“你可曾派人拨粮救灾?”
听着语气不对,刘勋立即反驳道:“赈灾是郡守的差事,吾只是牙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