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亦补充道:“债券的发行与回购,与民生息息相关,故,太傅所言,臣附议。”
难得见到两位大佬携手配合,全体文官有志一同地齐声附和。
不过妇人么,眼皮子浅,总觉得一大笔钱放谁手里都不安心,于是将视线投向“大忠大智”的执金吾。
“刘卿以为呢?”
刘备哈哈一笑,说道:“圣明无过太后,臣以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才能如虎添翼。”
他转向百官问道:“试问,有谁能保证‘西域债券’的发行,万无一失?”
“轰!”
大伙都是破天荒头一回听说,谁敢拍胸脯保证?
即便赵忠再贪财,也不会冒头。
袁基认为刘备是否决自己的提议,便问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莫非执金吾想亲自操办?”
这和众人的判断差不多,但刘备说道:“非也非也!‘交钞’与债券类似,且发行多年,朝廷可甄选一家稳妥的银行来操办。”
交钞的作用大家很清楚,确实与债券近似。
但众人心里明镜似的,谁不知道银行业的龙头是你的汇通?
这时,赵忠忽然问道:“这么说,执金吾认为发行债券非汇通莫属了?”
你特么这么爱装逼,咱家就揭了你的老底,一拍两散!
刘备忽地笑道:“赵彻侯,我可没这么说。当然,从客观上说,鉴于债券的巨大风险,汇通是能够应付的,但为了避嫌,汇通可以放弃。”
嗯?
风险?还巨大?
所有人都云里雾里,明摆着稳赚不赔的买卖,哪里会有风险?
卢植当即问道:“哪里有风险?”
刘备面色一凝,沉声说道:“三年支付六百五十万两白银,若遇上大灾之年,或蛾贼之乱,朝廷能按时足额支付么?”
众人心头一惊,这话不是没道理啊!
刘备接着说道:“若朝廷不能及时兑付,百姓拿不到自己的钱,会怎么对待发行银行?又会怎么看待朝廷?”
众人心头各自盘算,一时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备转身望向殿外,掷地有声地说道:“人无信,不立;朝无信,必亡!”
太后悚然一惊,沉吟良久。
袁基想了想,问道:“执金吾,银行亦是逐利而为的民间商贾,朝廷的声望名誉,彼等如何保证?”
刘备点点头,总算有人问到点子上了。
“太后,陛下,诸位,汇通银行的交钞之所以能获得民众认可,其核心在于‘保证金’。”
“即,每发行一文交钞,汇通的股东都会提前往银库存进一文铜钱。因而,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兑付多少交钞,汇通都能保证有足够的现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