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看不透贾诩,有点发怵,于是说道:“文书和材料不是问题,唯独董事会这一块,希望文和兄帮忙疏通。”
贾诩不假思索地说道:“九名独立董事,三位朝廷董事我说不上话,三位商界董事大有来头,至于三名白丁董事,我可设法为文优引荐。”
李儒知道规矩,小黄门章越、司农丞赵贯以及廷尉丞燕晖代表皇家、袁家文官集团和世家大族,估计能说动的只有燕晖。
而皇甫郦、荀谌和甄十七则代表军方、名流以及刘备,估计只能说动荀谌。
按照多数通过原则,剩下三位白丁董事,必须全部拿下,否则长安榷场的股票就会胎死腹中。
因而,这也是李儒对贾诩客气有加的原因。
贾诩不是不明白,但搞定董事只是股票的第一步,接下来是保证金,老董能拿出什么当做抵押物呢?
还有,即便搞定了保证金,没有四大券商捧场的股票就等于垃圾股,那些散客是玩不转股票的。
贾诩深深地领会到,主公对洛交所的核心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期,都逐一显现了。
管他青菜萝卜猪肉大葱,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所以,为了增加影响力,长安榷场大概率会上市发行,故此,贾诩并未刻意阻拦。
不过,在李儒请求下,在董卓陪笑帮腔时,贾诩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唔,洛交旬报?做什么用的呢?”
“刊载一些朝廷关于洛交所的公文和指示,登载关于债券股票项目的真实情况,同时给一些优质项目做推广,吸引投资人帮其做大做强,最终能成功上市。”
董卓若有所思,继而问道:“只是关于洛交所的讯息?”
“基本上如此,同时偶尔会有一些协作单位或相关商界人士的资讯。”
李儒追问了一句:“发告示不可以吗?”
贾诩从容答道:“原则上两千石官员都要发一份,同时各大券商各大商户,各个重要州郡,都要尽可能告知,故而暂定每旬一千份。”
李儒是文化人,深知舆论的重要性,若贾诩以笔为刀评议时政抨击凉州系,那就太可怕了。
“不涉及朝政?”
贾诩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说道:“发行前会将号外样稿提前通报总理衙门,请总长安排专员与我们对接,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即时修订。”
董卓点了点头,所谓旬报无非是为洛交所扬名立万,既然最终决定权在自己手里,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好,那就这么说,回头我安排个伶俐的侍郎配合文和便是。”
“多谢总长支持!在下提前预祝‘长安榷场’上市大卖!”
就这样,董卓与贾诩达成了交换,双赢。
离开洛交所,李儒还是对旬报不太放心,提醒岳父提防贾诩的阴谋诡计。
董卓说道:“你不懂文和,更不懂那大耳贼。此旬报不太可能作奸犯科授人以柄,否则他俩还要不要脸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