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他爱我(2 / 2)

“我刚到农业局上班的时候,有一年重阳节还去慰问过,被骂了一顿。”

“……”

“……”

一时有些尴尬,双方都沉默了一会儿,继续吃油炸梅童鱼之后,这才缓和了一下气氛。

“蔡老先生在倭奴有门路我是晓得的,这跟出口鳗鲡有什么关系?”

“这长江鳗鲡到了倭奴,洗个澡,不就是本地鳗鲡了?”

“阳澄湖?”

“哈哈哈哈哈哈,陈局长举一反三,厉害厉害……”

聊起这个,陈文林顿时来了兴趣,缩着脖子也顾不得冷风吹脸,而是问道,“这门路能不能具体点?”

“抗战胜利后,有几个倭奴反法西斯老兵,现在应该是在从事农业还有餐饮业。农业局可以用我舅公的名义,向他们发起访华邀请,先聊一下阵营感情,之后再搞坑蒙拐骗。”

“……”

“不要觉得难听,陈局长,想想看利润,我要是说了,我怕伱晚上睡不着觉。”

“你说。”

陈文林不服气,心说我又不是没去过倭奴考察,当地鳗鲡吃没吃过忘了,但真要有什么离谱的地方,我能不知道?

“四分之一条鳗鲡,弄成鳗鱼饭,这么大一碗,你觉得卖多少?”

“五块?”

“差不多六十。”

“多少?!”

“哈哈哈哈哈哈……”

张浩南顿时大笑,“是不是来精神了?”

“详细说说,详细说说。”

何止是来精神,陈文林完全没有注意到,只是一碗饭,竟然有这么离谱的价格差。

要知道过年前后,沙城港边鳗鲡什么价钱?

四块五,一斤。

平时不是办酒,根本没人把这玩意儿剁了红烧端上桌。

结果现在你说盖饭碗上卖六十?

戳恁娘,老子一个月工资才一千……

鳗鲡养殖技术突破是很早的事情,当然鱼苗还是要野捕,暂时还没有找到大规模自行繁育的技术手段。

十年前省内鳗鲡年产量突破一千吨的时候,还专门报道了一下,但也就是报道,产量上去了,产值增量却很有限。

张浩南在皋东县因为“尾行”养殖专家,而想起了这条十五年后才爆火的财路……

当然了,十五年后那些造假的倭奴“鳗鱼仙人”被发现后,也就冲着记者们鞠了个躬,之后一切照旧。

该吃吃该喝喝,除了装逼的“美食仙人”还坚持自己能吃出中国鳗鱼和倭奴鳗鱼的区别,只要是正常人,都吃不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