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两宋瞒田有多严重?(2 / 2)

南宋因为官盐价高,质量差,私盐横行,加上云南,还有西夏的低价盐入侵,官方的盐卖的其实相当不好,很多老百姓都吃不起,只能少量吃盐,官方产量也低。

赵与芮看起来打压了盐价,但老百姓如果都吃的起,食盐肯定要和清朝两淮似的供不应求,还能打压外面的进口盐。

杜范想想,好像官家说的有道理。

最后赵与芮道,明年当下令,所有盐中,不得夹杂沙土,谁敢卖夹杂沙土的盐,直接诛杀抄家。

赵与芮还要登记盐厂来拿盐的盐商资料信息,然后观察他们卖盐的盐价,如果有盐商妄想垄断抬价,还是卖高价盐,立刻划入官方黑名单,永远不能再拿到盐。

“朕要让老百姓,都吃的起盐,吃的了好盐。”

“陛下圣明。”殿中诸人纷纷跪服。

皇帝明年要大力整顿茶盐市场,两浙这边,郭城璋配合全保长,率先实行,他们先要整顿官办盐厂,盐厂只制精盐和粗盐两种,并且以后不准夹土售卖。

给盐户以相应的待遇,按产量和质量定奖金,这样才能大力提升官盐品质和竞争力。

皇帝当天说了很多,大伙听着记着,感觉皇帝这次改制之后,无论朝廷盐税会增还是会减少,大宋百姓肯定能得到实惠。

-----

宝庆二年八月。

钱宏祖和杨公汶来到福州港码头。

这个月当地组织了五千户移民往大员去,现场是帆樯如云,旌旗蔽空,至少上千艘船在海上。

钱宏祖当官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船同时出海,好不壮观。

朝廷去年给福建三万户名额,到八月这批时,三万户移民已经完成。

完成之快,让钱宏祖和杨公汶也相当震惊。

整个移民都是全勇在负责,福建制置使司只是配合,购买所需物件。

当时钱宏祖在征新兵一万时都相当困难,还以为移民很难完成。

不料全勇居然在八月就完成了。

钱宏祖再次见识了朝廷宣传和发动的能力,这是两宋任何一个皇帝在位时都不能看到的。

皇帝对下面的掌控越来越强,钱宏祖认为地方上以后会越来越困难。

今年三月,福州锦衣卫完成设立,七月,整个福建各州府设立锦衣卫。

照这样的速度,明年就能设到各县。

随着锦衣卫的完善,朝廷对地方执行能力的监管也越来越强。

今年粮税还没有着落,铜钱打造倒是在全勇的指点下,有希望完成。

“哎哟。”这时杨公汶看着海面上出海的各种船,叫道:“移民的事终于完成了,下面可以搞粮税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