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中,甚至连负责怀孕的也是当红明星顾卫,负责卖萌的是妖王胡巴,而女演员白百合则充当了英明不凡大女主的角色。
这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女性的某些小趣味。
而【煎饼侠】来自大朋的经典网络系列剧【屌丝男士】,自然是屌丝风格十足,够爆笑,够接地气。
两者交锋下来,貌似是大女人赢了小男人。
但令电影人喜悦的是,其实这更应该看做是大女人和小男人的双赢,两部电影的票房都取得了惊人的战绩。
从观众群的年龄结构来看,【煎饼侠】在青少年、青年段占有一定优势,而【捉妖记】则呈现全年龄段普遍分布,具有老少咸宜的特点。
某种意义上,这场票房之战,是各种年龄的女人联合打赢了小青年的挑战。
女性的观影热情,更不受年龄限制, 30岁以上的女性仍然保持了不错的观影比例;而男性则随着年龄增加,对观影的兴趣明显递减。
这也似乎吻合了国产电影审美向青春化、女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尽管【捉妖记】和【煎饼侠】的实际票房分布差异不太大,但网络热度则相差明显。
根据本月百度趋势指数、新浪微指数、微信公众号文章数的比照,【捉妖记】在网络人气和推广力度上具有显着优势。
从目前的票房实际业绩来看,百度指数和票房的对应性更好,代表搜索兴趣与票房消费力基本成正比。
新浪微指数【捉妖记】达到【煎饼侠】的 9倍,说明城市核心观众的兴趣明显聚焦在【捉妖记】。
预计口碑发酵之后,对后续票房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微信公众号推广文章数则有一定的前瞻性。
看得出【捉妖记】的宣传推广力度明显大于【煎饼侠】。
在力推之下,票房得到相应回报,【捉妖记】的宣传起到了预期效果。
而【煎饼侠】在投放和宣传并不强势的情况下,得到高额票房回报,可谓性价比的典范。
无论如何,【捉妖记】与【煎饼侠】之战,共存共赢,共同抬起了暑期电影市场。
两部电影都取得了高票房、高口碑,并成为原创题材的两种典型案例,为华语电影在超级 IP之外开拓出一条金晃晃的大道。
首周4天结束,【捉妖记】共收7.06亿票房,业内对这部电影的预期是18亿以上,看好它超过【大圣归来】,成为国产电影新的票房冠军。
【煎饼侠】晚上映一天,首周3天破4亿,拿下4.225亿的骄人成绩,提前收回成本并大赚,成为暑期档最大的黑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