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罪与罚(2 / 2)

连忙小心翼翼的将它收集起来,正准备起身。

翘起的青石板,旁边不远处。

一滴血迹,引起了他的注意。

可再往前找了找,再也没有发现更多。

当下便把这一滴血迹,连写带土直接刨回衙门。

准备好好的验一验。

……

应天府衙门,两个守门的衙役看到张丹青去而又返。

虽说有些诧异,但还是恭恭敬敬的为他打开了殓房的大门。

推门而入的张丹青。

还没来得及一屁股坐下。

却发现殓房最中央的那一张案桌,桌子正中央赫然放着一封书信。

还是老字样。

上面写着张丹青亲启。

警惕的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字也不多,拢共也就几个字:

“需要帮忙吗”(古人写字没有标点符号)

气的张丹青恨恨的把这封信摔在了桌子上。

这都一连几次了?!

偏偏这个留书信的人还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

老被人这么戏弄,感觉不是一般的郁闷。

立即愤怒地叫来门口两个看门的衙役。

两人却一脸郁闷着,连连摆手。

坚持声称,自己一直守在门外。

连一只苍蝇都没进去过。

更不可能有人公然的潜入殓房,并且留下书信。

吗的!

这谁呀?

斥退两个衙役之后。

张丹青心中余怒未消,便决定将三次信封全部放在一起。

开始认真比对起来。

三个信封,特征都很明显。

笔迹雄浑而又洒脱,且字迹都一样。

几乎可以断定。

三次留下的书信,都是同一人所为。

而且从笔迹风格来看,应该是一个性格较为洒脱豪放的男子。

一想到这,张丹青不由冷笑连连。

看来留书之人。

并非劫走秦玉儿尸体的人。

否则也不会留下书信,问自己需不需要帮忙。

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

留书之人,非但没有恶意。

甚至给人感觉,就像是有一种在刻意讨好的样子。

并且从三次留书的现状来看。

凶手虽然没有露面。

可态度上却是旗帜鲜明。

甚至有些算准了自己。

觉得仅凭留下的痕迹,自己一定能够查出对方身份。

嗯嗯。

看来……

这是要欲擒故纵呀。

……

反正大半夜的睡不着,张丹青索性便准备熬个通宵。

先把这个留书之人搞明白。

再去验一验,街面上发现的那一滴血迹,以及碎木屑。

在明初这种时代。

由于天下刚刚大乱,才过去20多年。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几乎是非常珍贵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