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考官的刘三吾赶忙大吼一声:“干什么?干什么?!你们好不容易来这里参加会试,为何要在此斗殴?一丁点芝麻小事,便要大打出手,不想要你们的功名了吗?”
被主考官刘三吾这么一呵斥,刘迁和吴东顿时收敛了些许。
眼见二人倒也没打算继续动手,刘三吾这才面色稍稍好了一些,语重心长的调解道:“你们一个个的从家乡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怎么可以因为小恩小怨,便坏了规矩?要是因此丢了会试的科考机会,岂不是要抱憾三年?!
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相互向对方鞠躬道歉,此事就这么算了!”
二人气鼓鼓的,只好双双弯腰,向对方深深一鞠躬,心不甘情不愿的说了声抱歉。
刘三吾环视四周,大怒的一声呵斥:“你们都看什么看?!各自按照抓阄的座号,坐到自己位置上,本官马上开始发试卷!”
经过这个小插曲后。
众人纷纷按照抓阄的纸条,坐到了不足两平米的座号里。
狭窄的座号里只有两张木板,一张椅子。
考试做题的时候,便把木板架在石砖上,当做书桌用。
入夜之后,便把木板拆下铺在地上,简单的当做木床。
会试这种全国级别的科举考试,规矩极其森严。
吃,喝,拉,撒,睡都会在这个小小的号间里面。
隔间的右手边有一个小铃铛,有事则会拉动小铃铛,向主考官发出申请。
比如说要上厕所,就必须拉动铃铛,向主考官申请出恭入敬牌。(出恭作为上厕所的意思,也就是这么来的)
获得主考官允许后才会让人发一个马桶,然后在号间里解决。
所以一般的学子,食篮里头除了带吃喝的,只会带一些文房四宝之类的。(太多东西,考场也不让带,以防作弊)
而吃喝的东西,主要以干粮为主,大鱼大肉之类的热食,那都是奢望,主要是也不现实,毕竟参加科考的举人,会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尽可能的减少自己上厕所的机会。
至于会试的三场所考试科目——《四书》文和《五经》文、策问等也都和乡试一样。
第1场便会考《四书》义,说白了就是,第一场考察考生对经义的理解。所谓经义就是四书五经里面随便抽一段,然后问你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个解释要能写成。议论文。(明清科考要求用八股文的格式作答)
拿开试卷一看,张丹青皱了皱眉头,试题倒并不陌生,这个试题出自《论语·述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张丹青微微闭目,原主强大的经义功底浮上心头,再配合这段时间刘三吾等大儒的悉心教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