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衣锦还乡3(2 / 2)

后来你慢慢长大了,五六岁的时候放牛经过文宗书院(明朝景泰年间改名为鹅湖书院,从那开始,这个名字便沿用至今),你仅仅是在窗外听了一些课,便能够倒背如流,甚至里面的先生讲一遍,你就能够记住那些书里的意思!”

“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拿钱找到你父亲,千说万说,这才让你父亲答应了送你去读书,其中花销都由宗族出,后来你父亲走了,你哥哥嫂嫂,一个下矿一个织布,艰难的养活着你,甚至宁愿饿着孩子,也不愿意饿着你这个叔叔,可他们一个下矿的,一个织布的,又哪能轻而易举养出一个书生呢?

你从小就傲气凌人,对我更是向来意见极大,我每次给你们送米送钱,都要半夜的时候偷偷摸摸的来,生怕被你撞见了,挨一顿痛骂,这么些年来,大伯我过得也好苦啊……”

“你可以恨大伯,但你能不能看在同宗同源的份上,看在你爷爷的份上,改明儿随我认祖归宗,把这块探花及第的牌匾,挂到宗祠门口,也让祖宗看一看,儿孙出了个进士人才!你看可好!?”

说完跪在他脚下,扑通扑通的给他磕起了头。

身后的堂哥张庆,有些手无足措的,也只好跟着父亲,跪在地上磕头不已。

“丹青,你这是做什么?快扶大伯起来!哪有让伯父给侄儿行礼的?”杨氏赶忙扯了扯张丹青的衣袖。

吐出一口胸中浊气,张丹青无奈的将他扶起,声音显得极其难受而又哽咽:

“要我原谅你也可以,明天中午,你随我去爹爹坟上,给他好好的磕头认错,如若不然,我断然难以做到!”

张贵颤颤巍巍的缓缓起身,一脸唏嘘的直摇头:“无妨!无妨!这些年来,我也不知悄悄的到你爹坟上,给他认过多少次错了!我自己都记不清了!每年清明,我总会拎上一壶老酒,在他坟前唠嗑半天,给他又磕头又请罪,多少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也不差这一次!”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抬眼看了看自己眼前的这个帅气而又高大的侄子,小心翼翼的抚摸了他身上的大红色探花官袍,显得一脸爱不释手,唏嘘的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