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初审(1 / 2)

经历了一场混战的蜀王朱椿和张丹青,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在经过几日功夫的苦苦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蜀王府的5万多大军,重庆府和成都府,各路官军也纷纷朝着大足县附近汇聚。

此事一出,整个巴蜀的各级官员,已经是惊得魂不守舍。尤其是成都府,自己治下竟然出了这么一只实力庞大的叛军,一旦朝廷追究起来,可是个不小的责任!

各路军伍汇聚之后,张丹青毫不犹豫,直接派出大队人马,将整个丰都的县衙各级官吏全部控制住。

锦衣卫的手段也在此次审讯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几乎没有哪个官员撑得过锦衣卫的几轮逼供,很快便爆出了一个惊天勐料!

原来丰都知县丁谓,乃是成都人士,他的叔父正是前蜀大夏皇帝明玉珍的部下,而且位列高官,乃是正三品大理寺卿。

朱元章派兵灭了西蜀夏国之时,把明玉珍的儿子明升直接赶到了朝鲜居住,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远远的赶到朝鲜,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决定了!

但丁谓就不一样了,如果夏国还存在的话,还没有被朱元章消灭的话,凭着自己叔父的人脉和关系,自己只怕是早已步入了国家的政权高层,哪会像今天一样,只是仅仅一个7品的区区知县?!

仅此一事过后,随着朱元章麾下大军的西侵,随着大夏国的被灭,丁谓耗尽家财四处打点之后,凭着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这才以举人身份,做上了丰都的知县。可由于自己叔父的关系,自家身份极其敏感,在仕途一道始终再也不能有所寸进!

并且伴随着明王朝的渐渐站稳脚跟和威服天下,以及数次科考的渐渐完善和补充,明王朝再也不像开国初期那般的缺乏官吏了,对于元朝遗留下来的官员和一些歪风恶俗,也终于渐渐可以下狠心剜毒疗伤。

这也渐渐让丁谓感到不安和恐惧,生怕自己有朝一日便会遭到朱元章的清算,以及可能会遭到一年复一年的科考新人排挤!

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彷徨的不安全感逐渐加深,而且愈演愈烈!

时间一长便怀恨在心,便想到了反明复夏的可能。毕竟巴蜀一带,稍微年长一点的乡民百姓,对大夏国皇帝明玉珍的印象都会非常深刻和爱戴!换句话说,那可是有群众基础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