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朝会(2 / 2)

而上朝的时候规矩也是极其繁多和琐碎,甚至还有专门的官员来负责这些礼仪规矩,并实时监督和观察参加早朝的官员,是否如实遵守。!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早朝作为议论国家大事的集会,当然也有很多规矩。在宋代时期,早朝制度发生的改变可谓是最大的。

在宋代以前,官员们在上朝的时候会按照品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还可以坐下来上朝。但到了宋代,这一规矩发生了改变。

一次上早朝的时候,开国功臣赵普向宋太祖赵匡胤报告事情,因为赵匡胤的眼睛不太好,看不清远的东西,于是便命令赵普走近一点,待赵普走到赵匡胤身旁禀报完事情回去后,发现自己的椅子已经不见了。

赵普心中明白了一些道理,索性第二天就站着上朝,其他官员看见也都纷纷效彷,于是便开始了站着听早朝的习惯,而元明清甚至要求跪着听,规矩是越来越严厉。

早朝时,殿上往往会聚集很多人,所以保证安静是非常必要的。赵匡胤曾在上朝时发现有的官员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所以他就想出了一种长翅帽,帽子上长了两个耳朵,这个时候相邻的两个官员再想交头接耳的话就困难许多了。

后来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记录官员纪律的人,一旦官员不守纪律,在朝堂上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就会被记下来,轻则被皇帝批评教育,重则处以杖刑或罚奉。正是因为规矩多,所以上早朝也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

对于许多小官或者地方官,一生最大的光荣或许就是被宣召进京上朝,但对于那些在京的官员,长期上朝对他们而言却是煎熬。

古代的官员上早朝难度比我们现在上班早高峰还难,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即使是官员乘坐马车速度也不快,所以往往要提前起来,早朝一般都是五点到七点进行,所以这些官员都要起得很早,在凌晨三点的宵禁钟声响起之后就要开始准备,而住的远的官员还要起得更早。

这些官员起来后洗漱吃完早饭就要匆匆赶路前往皇宫,往往都是趁着夜色出行,上早朝如果迟到的话一定会受到惩罚,如果遇到针对,甚至还会背上一个冒犯皇上的罪名,这也是官员早早赶路生怕迟到重要的原因,基本上大多数官员都是早早来到皇宫之前排队进攻。

下朝之后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很多官员还要马上回到自己的工作点处理工作,所以上早朝官员是非常累的。

如此一来,在京城的五品官以上者,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缺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