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因为收了这些钱财和礼物,被自己手底下的御史给弹劾了,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吗?!到时候煌煌青史上,岂不贻笑千古?”
听到自己妻子如此说道,张丹青不由得微微一愣,心中顿时便开始微微正视起来。
这话说的还真没错,洪武朝的御史们,一个个的都风骨尚存,若让他们听到了些许腐败的风声,那还不得一拥而上?慢说是自己,就算是朝廷的宰辅,只怕也难逃一劫。
朱元章登基称帝后,除了在考试选拔人才制度上进行大举改革外。在另一项事关朝堂稳定的制度上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项制度的设立,也看出了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章与其他帝王治理国家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项怎样了得的制度呢?
这项制度就是言官制度,这些御史言官因以“骂人”为职业,所以也叫“骂官”。
而“骂官”制度的制定,与明朝建国之初两大集团的争斗有着直接的关系。
朱元章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章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章,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章同志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有的朋友问道,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确实,他好像很少出面干什么大事,这是由他的工作特点决定的。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办理,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章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章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